秋雪

剥候凋群阳,幽阴肆腾涌。

清霜飞云初,大雪吁不凶。

缤纷舞鸿鹄,细碎翻蠛蠓。

北风故相资,冻雨仍更纵。

泥涂绝行道,珠璧弃郊垄。

峨峨九重高,兀兀双玉耸。

寒光坐辉映,凛气弥冲拥。

壮士歌慷慨,儒生议刑宠。

长年昔未逢,噤语空多悚。

皇天无私尤,德惠答虔巩。

岂伊伤时和,盖亦遵顺动。

况兹秋方高,民麦皆在陇。

龙蛇蛰既坯,鸟兽毛亦氄。

农夫乐休役,天子宽垂拱。

信此丰年祥,尔曹何必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秋雪》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罕见的雪景,以及它对自然与社会的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剥候凋群阳,幽阴肆腾涌”描绘了秋季的景象,阳光逐渐衰减,阴云弥漫,为接下来的雪景铺垫。接着,“清霜飞云初,大雪吁不凶”描述了雪花初降的情景,虽是大雪,但并未带来灾难,反而增添了季节的韵味。

“缤纷舞鸿鹄,细碎翻蠛蠓”通过对比鸿鹄与蠛蠓的舞动,展现了雪花在不同尺度上的美丽与活力。“北风故相资,冻雨仍更纵”则描绘了风雪交加的场景,强调了自然界的威力。

“泥涂绝行道,珠璧弃郊垄”形象地表现了雪后道路的封闭和田野的荒凉,同时也暗示了人们生活的不便。“峨峨九重高,兀兀双玉耸”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雪山的雄伟壮观。

“寒光坐辉映,凛气弥冲拥”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寒冷与肃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壮士歌慷慨,儒生议刑宠”通过对比壮士的豪情与儒生的议论,反映了不同人物面对自然现象的不同态度。

“长年昔未逢,噤语空多悚”表达了对罕见雪景的惊讶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皇天无私尤,德惠答虔巩”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上天恩赐的感激。

最后,“岂伊伤时和,盖亦遵顺动”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规律的理解。“况兹秋方高,民麦皆在陇”强调了雪对农业的重要性。“龙蛇蛰既坯,鸟兽毛亦氄”描绘了动物们为过冬而忙碌的场景。“农夫乐休役,天子宽垂拱”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状态的关心和对君主仁政的赞美。

“信此丰年祥,尔曹何必恐”则以乐观的态度结束了全诗,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然现象积极的解读。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社会、历史和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秋雪寄献臣

三年海水旁,卑湿厌歊热。

都城幸相从,比岁秋逢雪。

秦吴乖风土,南北异时节。

惟君岁寒姿,一致乃欲别。

出门顾道路,冰霰埋车辙。

咫尺阻相过,谁当慰寥泬。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城楼

新晴彊人意,步上西城楼。

云烟开井邑,绮绣错田畴。

离离麦就熟,翳翳桑尚柔。

怀归感初服,览物怅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子高作司谏见举自代

智短多不堪,冗官略自保。

念非拨烦用,犹觊赵魏老。

故人紫微仙,自致青云早。

回首记平昔,露章慰枯槁。

先容轮囷木,进取万里道。

妄意巉岩石,庶几千金宝。

过听为君羞,贪名怯阴讨。

人亦谓我何,自笑方绝倒。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闻子飞作谏官寄隐直

玉以二献珍,金以百鍊精。

钱侯困踬时,讵免时俗轻。

感激生愤勇,辛勤就功名。

居然取高第,自此凌诸生。

谏官近冕旒,地望临公卿。

报国须荐贤,致君在举能。

萧朱尚结绶,张杜犹提衡。

小雅纪伐木,微禽识同声。

此风久已无,贤者当肯行。

念子早治装,复令世人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