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魏和公吾庐

今之人材可屈指,魏季宁都隐君子。

放舟溟海六月风,茧足幽州八千里。

巨鱼吞舟人食人,白浪黄沙入睚眦。

危途曾不废啸歌,壮心已觉齐生死。

往时为我言翠微,诸峰秀出旁无依。

丹崖劖削下绝地,石窦委曲中开扉。

蚍行猿引步且伏,径尽高原见茆屋。

分星牛斗即比邻,福地金精若奴仆。

良朋或近或远方,伯兄仲兄齐雁行。

干戈之际独无事,花下往往闻宫商。

盈阶况复美子弟,讲德馀暇兼文章。

有时雄辨相奔射,偏师角立还坚壁。

有时急难相周旋,首尾皆至如率然。

嗟哉古道久已丧,老矣馀生复谁望。

闻君近者结吾庐,亦拟吾庐结其上。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寄题魏和公吾庐》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魏和公及其居所“吾庐”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首句“今之人材可屈指”表达了对当今人才稀少的感慨,随后点出魏和公作为隐士的与众不同。接着描述了魏和公乘舟远行,历经大海与沙漠的壮阔景象,象征着其精神的自由与坚韧。

“危途曾不废啸歌,壮心已觉齐生死”两句,通过魏和公在艰难险阻中仍能保持乐观与豪情的态度,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吾庐”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与和谐氛围,以及居住于此的朋友们的亲密关系与相互扶持。

“干戈之际独无事,花下往往闻宫商”描绘了在战乱时期,魏和公及其朋友们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体现了他们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有时雄辨相奔射,偏师角立还坚壁。有时急难相周旋,首尾皆至如率然”赞颂了朋友间深厚的友谊与相互支持。

整首诗通过对魏和公及其“吾庐”的描绘,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自然与精神自由的珍视。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屈翁山之金陵

地何必生山川,天何必有日月。

一升一沉使我老,南北东西令人别。

洪河之水孤蓬根,不知似我还似君。

神州萧条寰宇黑,英雄失路归何门。

文章亦是千秋事,兴则为云降为雨。

雄剑高飞雌剑留,夜上金陵望牛女。

形式: 古风

赠余鸿客

蜀犬不识日,群吠声狺狺。

越人贱章甫,不以易文身。

中原龙战二十载,万事反覆如朝昏。

我行惊惧伏草莽,举国大笑为愚人。

何来年少金陵子,肯道相思满人耳。

三年觅我二樵间,一夕逢君五羊市。

倾山倒海见胸臆,白日照耀肝肠里。

羁贫无酒留君欢,对坐江楼饥不起。

是时积雨江上晴,丹枫乱落寒蝉鸣。

长风驾浪作丘壑,蜃楼海市相峥嵘。

赵佗朽骨为黄土,陆贾诗书亦何补。

朝台空有汉家名,浩叹今人不如古。

今人古人间容发,举足之分邈燕越。

眼前得丧等烟云,身后是非悬日月。

怪君茂龄怀抱奇,严君风义兼能诗。

曾窥一二每心折,安得天马无龙驹。

荒城气黑落日短,强为吾子停斯须。

如君意气复何道,所愿故心终不渝。

形式: 古风

春夜同王说作王东村程周量宿六莹堂怀主人梁药亭

南州秋色初流火,西方月向梧桐堕。

当时欢会草堂前,一月词人满高座。

主人命倒玉缸春,小奴跪进雕盘果。

飞觥授简恣所为,画地书天无不可。

今夜草堂集朋辈,主人安在在驴背。

梧桐未叶月不明,银灯吐焰空相对。

檐头急雨如扬沙,飞向君前作雪花。

雪中旅店关山路,欲梦何门觅君处。

黄金台畔士如云,几许风期得似君。

明朝便奋南溟翼,老夫不勒北山文。

形式: 古风

送谭天水入闽

蓝关秋高草色黄,清溪枫落兼微霜。

去棹萧萧荻花下,念君可是徒然者。

周郎千骑三山东,画堂邀客飞银骢。

折铛故鼎尚有耳,老夫岂不闻高风。

风尘意气望相识,何况与君心莫逆。

心莫逆,吹笙竽。见故人,乐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