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其一)

越罗裁衫春服新,寒炉委灰无复温。

夭桃著花红满槛,弱柳吹线青映门。

岂知天事有反覆,假借专物矜馀恩。

平明雪片白似玉,败裘死灰仍纷纷。

女桑吐叶蚕欲生,东郊草绿方趣耕。

玄冥欺人人弗信,百虫奋蛰雷已惊。

沈阴驱除坐可待,白日隐隐浮云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寒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中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越罗裁衫春服新”,以“越罗”这一轻薄而精致的丝绸材质,暗示春天的到来,人们开始换上新衣,迎接温暖的季节。接着,“寒炉委灰无复温”,通过炉火的冷清,反衬出春天的临近,冬日的寒冷逐渐消散。

“夭桃著花红满槛,弱柳吹线青映门”,桃花盛开,色彩鲜艳,柳树抽出嫩芽,青翠欲滴,两幅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接下来的“岂知天事有反覆,假借专物矜馀恩”,则暗示了天气的多变,春天的温暖并非一成不变,有时会受到寒流的影响。

“平明雪片白似玉,败裘死灰仍纷纷”,清晨时分,雪花飘落,洁白如玉,尽管已是春天,但仍有寒意。这里通过“败裘死灰”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寒冷中的状态,即使春天已经到来,但仍需保暖。

“女桑吐叶蚕欲生,东郊草绿方趣耕”,春风吹过,桑树吐出新叶,预示着蚕宝宝即将孵化,农夫们也开始准备春耕,忙碌而充满希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玄冥欺人人弗信,百虫奋蛰雷已惊”,“玄冥”是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这里用来形容冬天的寒冷。诗人用“欺人”来形容冬天的严寒,让人难以相信春天已经来临。然而,随着“百虫奋蛰雷已惊”,春天的声音和生命的力量开始显现,万物复苏。

最后,“沈阴驱除坐可待,白日隐隐浮云外”,表达了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虽然现在还笼罩在阴霾之中,但阳光终将驱散乌云,带来光明和温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从寒冷到温暖的变化过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春寒(其二)

清明东风零雨频,晓来料峭寒著人。

人言天事不可测,欲回暮春成早春。

花红柳绿皆自若,一气变化宜有神。

漆园老人惜光景,求术却老无声影。

忽闻春有再韶时,亦觉身当还壮境。

花前一酌心熏然,敢道朱颜非少年。

形式: 古风

戏谢师直买伊阳田

雒阳东周苏子贤,兄弟驰说雄当年。

一身曾兼六国印,举世皆羞二顷田。

君才十倍鬼谷子,期年已出揣摩篇。

公侯将相可自致,何竟高蹈伊阳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阳翟贾人歌

颍川阳翟赵邯郸,大衢如砥车班班。

重装富贵名游间,轻纨宝玉高若山。

关西王孙龙虎驱,此中奇货奇可居。

千金入秦藉短策,立谈须臾分王符。

华阳松柏成高丘,寿陵蔓草令人愁。

沈沈相府士如市,山东供事河南侯。

形式: 古风

和王平甫韩干画马行

韩干画马出曹霸,得名不在陈栩下。

诏令师栩辞不可,苑中万马师在我。

王侯读书爱此言,由来能事须天然。

看图作诗寄慷慨,锦文织字珠联联。

乘黄騕袅久埋没,安西大宛路超忽。

丹青能令千万年,不比燕人空市骨。

霜蹄踣铁精权奇,耳截筒竹稍垂丝。

超然抉后三十尺,一日千里御者谁。

舐笔和铅人所同,尔今独成第一工。

神凝意会不可料,天驷降精来此中。

少陵作诗讥画肉,惋惜骅骝气凋缩。

未知良工尝苦心,空使时人争贱目。

九皋相马观天机,神隽不辨黄与骊。

君知画手贵自我,何若相法非有师。

拙工俗子纷纷是,畏避权豪如畏死。

生栋湿涂多覆屋,巧书掣肘真难使。

吾知公诗正如此,丈夫特立嗟已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