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道中荷花极目平生所未见

绿净红深水不流,炎天烈日自然秋。

只供野父已无计,便与行人亦暗投。

明月不来江北岸,好山应在石城头。

何年得映潘妃步,更放君王作意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高邮道中荷花盛开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荷花之美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绿净红深水不流”,描绘了一幅碧绿清澈的水面之上,荷花盛开,色彩鲜艳的画面,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红色与绿色所渲染,而水面静止不动,更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

“炎天烈日自然秋”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夏日的酷热与荷花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荷花在炎热中展现出的生机与活力,如同秋天的凉爽,给人以清凉之感。

“只供野父已无计,便与行人亦暗投。”这两句诗通过“野父”和“行人”的视角,展现了荷花不仅为自然环境增添美丽,也成为了人们心灵的慰藉,无论是闲适的农夫还是匆匆的过客,都能从中找到一丝安宁与美好。

“明月不来江北岸,好山应在石城头。”这两句诗运用了想象与象征的手法,将荷花与明月、高山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美景的遐想。

“何年得映潘妃步,更放君王作意游。”最后两句诗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荷花能够吸引帝王般人物前来欣赏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荷花独特魅力的赞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展现了夏日荷塘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高邮遇大热作

南风极炎暑,赤日不可傍。

扁舟在地底,浅水安得强。

坐怀长河冰,未尽暍饮状。

甚憎食案蝇,意欲不相让。

旱苗乾欲死,蒲藕秋可望。

平生投笔手,中有无尽藏。

尔来夜深藏,稳着犊鼻上。

有如三年艾,更复加百壮。

黑云翻日脚,好雨终不放。

雷声无事来,殷殷车百两。

东街暴泥龙,西街设铜像。

利害有不同,未易相得丧。

农夫责催租,日夕困大杖。

那知清歌前,把酒有馀量。

形式: 古风

题孙广伯主簿家壁

古木轮囷老岁寒,好花无力便凋残。

秋风只在盆池上,但见江湖万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赠孙广伯

人皆笑君拙,我独喜君直。

拙则世所无,直则未易识。

昔者中丞公,事主以一德。

从容进退间,多士所取则。

朝廷九鼎重,冠冕万夫特。

尘埃困大路,此老难再得。

至今门下士,必以身许国。

孰知强弩末,而有百钧力。

贤孙后来秀,见我好颜色。

收功却扫中,欲任门内责。

空弮入善阵,匹马见勍敌。

不嫌不识察,但恨无此获。

欲赤莫如丹,欲黑莫如墨。

吾常持此言,以辨主与贼。

苟无牛羊害,则有天地塞。

君能但拙直,亦莫忘黑白。

形式: 古风

与吴迪吉诸人赴晁季一陈塘范园之游因成十韵

春风未寂寞,频枉故人车。

客舍轻寒下,村烟宿雨馀。

晓红留隐映,新绿上扶疏。

妙墨悬高榜,残章得旧书。

蛟龙忽舒卷,草木自清虚。

渺渺登临地,悠悠水竹居。

只今那复有,本自不关渠。

塘水空遗庙,鼍淙亦故墟。

同行喜佳士,所到即吾庐。

政恐习池饮,风流却未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