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五)

月华如水恰中庭,乌鹊枝头栖复惊。

晚暑三亭随雨过,秋声一半在虫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月光如水洒满庭院,乌鸦栖息在树枝又受惊飞起。
傍晚的暑气随着雨滴消散,秋意的一半隐藏在虫鸣声中。

注释

月华:明亮的月光。
中庭:庭院中央。
乌鹊:乌鸦。
栖:停留。
复:又。
惊:受惊。
晚暑:傍晚的暑热。
三亭:三个凉亭。
随雨过:随着雨水过去。
秋声:秋天的声音。
虫鸣:昆虫的鸣叫声。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季节感的画面。"月华如水恰中庭",诗人以比喻手法,将皎洁的月光比作流淌的水,映照在庭院之中,营造出清冷而明亮的夜色。"乌鹊枝头栖复惊",乌鹊象征着不安和离别,它们在月光下栖息又因某种原因被惊动,增添了诗中的淡淡哀愁。

"晚暑三亭随雨过",晚夏的余热随着雨水的降临逐渐消退,三座亭子仿佛也感受到了这股凉意。"秋声一半在虫鸣",诗人巧妙地通过虫鸣声来暗示秋天的到来,那半是秋意的虫鸣与静谧的夜晚形成对比,寓言了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的变迁。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既有月光、乌鹊、雨后的清凉,又有虫鸣带来的秋意,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和对生活微妙情绪的捕捉。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一)

怒涛撞击吼笼铜,惊倒江边百岁翁。

西望阴霾犹未定,火云偏在五云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三)

坱圠群灵付大钧,人生于世本何营。

浩然中夜存存气,不藉西风梦亦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六)

怒雷噀雨吹尘沙,樛枝草树纷笼加。

可怜荷屋风不定,但有白红三数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四)

书棚尚有送春诗,又见秋风满范围。

夜雨床头多酿酒,天边一舸有人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