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月是寻常月,云胡迥鲜洁。

老火日就灺,尽扫群阴屑。

三万顷天秋作底,连天灏气清如水。

金波炫转光流澌,团团曷若初学眉。

玉虹跨水腰百围,翩然飞佩湖云低。

尺箠缓把单于笞,且复鞭虹随月飞。

月中先枝少年日,老蟾老兔曾相识。

镜里功名两鬓青,却碾冰轮洞八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之独特与美丽。首句“月是寻常月”看似平淡,实则为下文的惊喜铺垫,引出对月之不凡的赞叹。接着,“云胡迥鲜洁”描绘了云与月的对比,云的鲜洁衬托出月的明亮。

“老火日就灺,尽扫群阴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夏日的炎热比作燃烧的火焰,而月亮的到来如同扫除阴霾,带来清凉。这不仅描绘了季节更替的景象,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三万顷天秋作底,连天灏气清如水”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宁静与清澈,仿佛整个天空都是秋天的底色,连天的浩气如同清水般纯净。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月夜的壮丽与纯净。

“金波炫转光流澌,团团曷若初学眉”描绘了月光流转的动态美,如同流动的细流,又似初学者学画的眉毛,既生动又形象。这一句通过比喻,展现了月光的柔和与细腻。

“玉虹跨水腰百围,翩然飞佩湖云低”将月光比作玉虹,横跨水面,其宽度犹如百围之大,轻盈地穿越湖面的云雾,展现出月光的飘逸与神秘。

“尺箠缓把单于笞,且复鞭虹随月飞”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比作可以驾驭的工具,可以缓缓地鞭策它跟随月光飞行,表达了对月光力量的敬畏与赞美。

“月中先枝少年日,老蟾老兔曾相识”通过想象,将月亮中的景象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暗示了月亮中可能蕴含着古老的故事和生命的循环。

“镜里功名两鬓青,却碾冰轮洞八纮”最后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镜子,映照出功名利禄的虚幻,同时表达出对宇宙广阔无垠的向往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月色之美,同时也融入了哲思与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以及宇宙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侍郎改除二首(其一)

阖闾春秋城,风烟俟时振。

乾坤不改色,民物见天定。

因仍古道漓,靡然随俗移。

中流屹颓澜,万派皆东之。

沈机静弗哗,澄湛物斯格。

和煦生点点,阳春苏额额。

翩翩不容驻,宣化思盟主。

问之何因尔,去留有常数。

真宰知何心,惜闲如惜金。

天悭不容破,破不为佞壬。

我知真宰心,暂适沧洲趣。

恐此复偶然,还须济川具。

形式: 古风

送王侍郎改除二首(其二)

泉石岂不好,老我泉石心。

可无鹪鹩枝,来傍威凤林。

凤兮千仞翔,览德斯下临。

青冥丛玉霄,洞视潜伏深。

枪榆六月息,共听朝阳吟。

梧桐生朝阳,老干垂层阴。

夕霭联晨霏,凉入薰风琴。

扣弦借清商,千里秋沈沈。

乡来嘲哳声,不复沸釜鬵。

卷舌绝音响,泯默如病瘖。

采羽仍嘤嘤,善类还愔愔。

醴泉与竹实,报效杳莫寻。

且复事颂祷,耸德齐巍岑。

词藻苦羞涩,戛击非球琳。

伫为王者瑞,九成仪韶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华亭明行院

三女冈边寺,楼台旧郁峨。

近郊闻梵放,陆地出芬陁。

天福虽营刹,中原尚枕戈。

烟尘绝淮海,熨帖看鲸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祷雨龙祠

魃奚为旱虐,亟问海嵎龙。

山吐四更月,楼敲三叠钟。

天应怜独苦,年亦岂终凶。

霹雳轰平地,霶然足四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