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进庵

海鱼水击三千里,决起还须九万程。

坐进庵中才一步,初无行处若为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首句“海鱼水击三千里”,以海鱼在水中奋力游动的形象,象征着人生的奋斗与追求,无论路途多么遥远,都要勇往直前。接着,“决起还须九万程”进一步强调了实现目标所需的坚韧不拔和巨大努力,如同大鹏展翅,需要跨越九万里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转折,提出了一种看似矛盾的观点:“坐进庵中才一步,初无行处若为行。”这里,“庵”可以理解为心灵的避风港或精神的栖息地,意味着在心灵深处的探索和修行。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进步和成长,并非在于外在的行动和努力,而是在于内心的觉醒和转变。即使只是在心灵的“庵”中静坐一步,也能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成长,这种内在的变化比任何外在的行动都更为重要和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比外在行动与内心觉醒,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往往发生在我们深入自我、寻求内心平静与理解的时刻。这种思想不仅富有哲理,也充满了启发性,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停下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和精神成长。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初上安仁滩清见毛发其中奇石五色可掇拾也从县令借图经溪曰云锦溪村曰玉石村

行尽江南最远山,却寻干越上清滩。

秋晴云锦溪中过,玉石瑰奇一万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读蔺相如传赠李甥师蔺

蚩蚩六国共忧秦,独有相如智不群。

完璧东归何足道,最贤能下怒将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钦圣皇后挽辞二首(其一)

神开大马表坤祺,象配黄龙耀母仪。

艰棘从权非本意,忧勤复辟竟先期。

欲书皇极彝伦事,不在关雎卷耳诗。

陵作因山名改圣,君王仁孝自生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钦圣皇后挽辞二首(其二)

苍黄大策中先定,汹涌奸言外独惊。

可但触山忧地坼,只应鍊石见天成。

江湖自昔波涛远,日月如今昼夜明。

尽作儿啼送文母,不知箫鼓若为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