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睡起筠窗尽日闲,儿童拾箨自裁冠。
楚因不是山中相,且伴烟霞老岁寒。
这首诗描绘了悠闲自在的生活场景,通过儿童自制竹皮冠这一细节,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诗中的“筠窗”指竹制的窗户,透露出环境的清幽雅致。“尽日闲”则强调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儿童拾取竹箨(竹叶的基部)来制作帽子,既体现了对自然材料的利用,也展现了孩童的创造力和乐趣。最后一句“楚因不是山中相,且伴烟霞老岁寒”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虽非隐士,却愿意与自然相伴,度过岁月的寒冷与烟霞,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哲学。
不详
言访高人庐,聿在古城濮。
落日衔远山,归禽集乔木。
楚童叩深扉,猧儿吠丛竹。
梅花冻愈馨,瑶草寒仍绿。
前厨办旨蓄,后庭征丝肉。
谈咏古交编,绪论南华录。
达生贵自我,君子知止足。
白首无家别,青鞋掉臂行。
屠龙空有技,歌凤竟何成。
濮上寻真隐,山中问达生。
天涯岁欲暮,徒结紫兰情。
寒日下江蒲,池山列画图。
凭阑来野色,极目入虚无。
兰茁春方浅,梅花岁欲徂。
当垆歌正好,留醉酒家胡。
雾树河源里,寒城濮水间。
星云低绮席,灯烛媚朱颜。
美酒淹长夜,纤腰姤小蛮。
他乡有游子,留滞小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