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锁衔蟾,箫引凤,楼上夜寒重。

锦被青绫,故遣小鬟送。

谁知衣桁藏镫,珧窗漏月,曾照见、秋波微冻。

续残梦。晓来帘压低垂,花影屡移动。

起傍妆台,鹦语暗调弄。

偷看檀的香销,枕霞红映,有菱镜、替人矜宠。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由清代词人张景祁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首先,“锁衔蟾,箫引凤”两句以“蟾”和“凤”为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华美的氛围。锁链与蟾蜍的结合,暗示着某种束缚或秘密;而箫声引凤,则象征着情感的召唤与美好愿望的追求。这两句开篇即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楼上夜寒重”一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将读者引入一个寒冷的夜晚,楼上的场景中。随后,“锦被青绫,故遣小鬟送”则通过描写华丽的床品和派遣小鬟送物的情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与生活状态。

“谁知衣桁藏镫,珧窗漏月,曾照见、秋波微冻。”这一段通过“衣桁藏镫”、“珧窗漏月”的景象,巧妙地将自然与室内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秋波微冻”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眼中流露出的微妙情感,仿佛秋水般深邃而略带寒意。

“续残梦。晓来帘压低垂,花影屡移动。”这两句承上启下,描述了主人公在梦醒后的情景。帘子的低垂与花影的移动,既是对自然界的客观描绘,也隐喻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波动与变化。

“起傍妆台,鹦语暗调弄。”这一句通过“鹦鹉”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感。鹦鹉的“暗调弄”,或许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自我对话或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最后,“偷看檀的香销,枕霞红映,有菱镜、替人矜宠。”这一段通过“檀香”、“枕霞”、“菱镜”等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静思与回味中的情感世界。檀香的消散、枕霞的映照以及菱镜的映像,都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菱镜“替人矜宠”则可能暗示了主人公在寻求自我价值认同与情感寄托的过程中,对镜自怜的心理状态。

整体而言,《祝英台近》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绘与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与复杂性的场景,展现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37)

张景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左钺,又号新蘅主人。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进士。曾任福安、连江等地知县。晚年渡海去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工诗词。历经世变,多感伤之音,作品贴近时代,有许多叙事咏史之作。有《新蘅词》、《蘩圃集》、《研雅堂诗、文、骈体文》等

  • 字:蘩甫
  • 号:韵梅(一作蕴梅)
  • 籍贯:浙江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827-?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

恨千端,愁万点,镇日翠眉敛。

痴绝檀奴,傲骨为伊贬。

何当身化文鸳,口衔朱凤,得长傍、暖香云簟。

薄寒酽。新怜病态惊秋,顾影带围减。

暗诉衷肠,罗帕泪痕掩。

那堪梅子生仁,桃花著醋,有调笑、舌锋如剑。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听离歌,催画桨,无计更偎傍。

缓送行程,约共理吴榜。

便教鹊镜终分,鸾箫难续,也暂慰、临风惆怅。

试凝望。惊心桥过垂虹,一路酒旗飏。

只恨扁舟,不作五湖想。

柰他巫峡云归,湘皋梦远,叹从此、红楼天样。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月华圆,人面隔,彩凤堕双翼。

深锁寒簧,目断画屏隙。

者番药鼎沈烟,香篝驻火,恁梦也、影儿难觅。

苦相忆。飞来锦字云笺,摺罢又重摺。

天外青鸾,密遣递消息。

为言客里金空,愁边人瘦,且莫醉、苏台春色。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晚枫丹,丛菊老,乡梦乍萦绕。

小雨城闉,旧约认鸿爪。

尽饶菰米炊香,鲈鱼破玉,话不尽、酒边愁抱。

听啼鸟。怕催镜里夫容,一夕带霜槁。

相见湾头,又打木兰棹。

何如觅个樵青,招来萼绿,竟同泛、烟波圆泖。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