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友诗八首(其五)礼侍谢公铎

岩岩天台山,下有幽贞士。

咀英撷芳鲜,煜然散霞绮。

早岁登延阁,回翔石渠里。

璧雍育群材,金匮抽青史。

虽复恩眷殊,不为缨组累。

方岩有书堂,归来还兼耒。

屡召不终淹,谁应会深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天台山的高洁之士,他采摘花果,咀嚼着自然的精华,散发出如霞绮般的光辉。早年他曾登上延阁,翱翔于石渠之中,受到璧雍的培育和金匮的青睐,留下青史上的篇章。尽管他享受着特殊的恩宠,却并未被官场的束缚所累。他选择在方岩建立书堂,回归田园生活,耕作之余,多次被朝廷征召,但最终未能完全接受,或许是因为对深邃旨意的理解不同。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仕途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和自由精神的向往。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先友诗八首(其六)处士沈公周

东南有一士,兰带芙蓉裳。

璚珠杂瑶玦,皎然明月光。

不随鸣凤下,甘与黄鹄翔。

秋风自寥廓,罗网漫高张。

采芳涉秋苑,看云抚层冈。

不为平世得,白云聊徜徉。

悠悠天随子,千载永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先友诗八首(其七)参议王公徽

王公夫何如,侃侃古遗直。

一命青琐闱,慷慨思效职。

此身朝阙廷,暮已在绝域。

所期言职伸,宁计一身抑。

丘樊乐优游,天子思旧德。

陜郊甫旬宣,遄归一何亟。

松菊媚幽人,钟山有佳色。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先友诗八首(其八)太常吕公㦂

太常名家子,英英苍玉玕。

文章足华焕,秉志亦坚完。

礼曹肃供奉,弱冠已骞抟。

不爱荫补郎,自致青云端。

滁山咏列锦,银台达紏弹。

所至必宣秉,云胡不终安。

只应千首诗,终古无能刊。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兰房曲戏赠王履吉效李贺

彤云旖旎霏祥光,兰椒沃壁含璚芳。

流苏袅袅开洞房,晚波绣烛摇鸳鸯。

鸳鸯双飞情宛转,紫带垂螭觉螭缓。

绿膏照粉玉缸斜,瑶鸭融春翠云暖。

海绡落枕夜何如,美人笑掷双明珠。

巫云朝敛金钗溜,不恨巫云恨花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