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小雄仙嵓二龙潭值风雨归草堂作

昔人洗玉髓,幽洞驱龙耕。

丹成辍瑶耒,成此秋水泓。

飞厓夹两镜,洞见云霞生。

百鬼不敢啼,雌雄常夜鸣。

有时湍濑寒,几曲流琼英。

清秋堕蟾影,白日闻雷声。

偶兹访灵奇,扫石窥清泠。

洗心盟鸥鹭,濯发解冠缨。

长风动悬罗,飒爽毛骨惊。

飞雨洒而至,万壑秋冥冥。

归途柽桂影,了了心目醒。

到家兴未已,石室披丹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寻小雄仙嵓二龙潭值风雨归草堂作》描绘了一次访仙探幽的旅程。诗中,诗人追溯古人洗涤玉髓、驱龙耕作的神秘传说,暗示了龙潭的神圣与古老。"丹成辍瑶耒,秋水泓"象征着修炼的成果和潭水的清澈。接下来,诗人通过"飞厓夹两镜,洞见云霞生"的景象,展现了龙潭周围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百鬼不敢啼,雌雄常夜鸣"的超凡氛围。

在风雨中,诗人体验到"湍濑寒"与"流琼英"的清凉,"清秋堕蟾影,白日闻雷声"则增添了神秘与震撼。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洗净心灵,与鸥鹭为盟,解冠脱缨,感受自然的洗礼。"长风动悬罗,飒爽毛骨惊",描绘出风雨中的动态场景,令人神清气爽。

归途中,"飞雨洒而至,万壑秋冥冥",营造出风雨交加的壮丽画面,而"归途柽桂影,心目醒"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醒与愉悦。最后,诗人意犹未尽地回到草堂,翻阅丹经,回味这次神奇的探险之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寻访仙踪的过程,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悟,展现出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亭夜怀黄八粲林六敏

孤亭水云深,人境自幽绝。

七弦罢鸣弹,桐阴初上月。

偶酌尊中醪,高卧望云阙。

荷露清角巾,松飙濯毛发。

寥寥天籁寒,吟咏了未辍。

志偕南阜隐,兴藉东山发。

同心念离居,中夜思超忽。

形式: 古风

入西山访张隐士

两崖喷飞瀑,结屋烟萝里。

山人不冠履,客至同隐几。

独鹤海上归,孤云涧中起。

净扫白石床,风来堕松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黄纪事济

宝剑双辘轳,锷吐青芙蓉。

临岐一脱赠,恍若腾蛟龙。

君行感我怀,起视云海空。

百年阅幻境,万里吹飞蓬。

登天览馀晖,孰挽濛汜东。

诗书古有立,贫贱道何穷。

常希日月私,独负雨露功。

长卿卧茂陵,不为世所容。

季子黑貂敝,当年怨秋风。

泥涂困布衣,渭水悲钓翁。

山松落涧草,海鹤羞樊笼。

大运自古来,俛仰那能终。

感兹不成欢,别去何匆匆。

城南登高丘,眺远情所钟。

一水泻寒练,断云引归鸿。

中座击筑心,醉吟气颇雄。

兴落远天碧,思染秋山红。

睽离自兹始,梦绕青林枫。

形式: 古风

秋夜斋居怀唐泰

高梧月未出,暝色疏烟里。

雍雍鸣雁来,声在秋塘水。

孤灯捲帘坐,寒影对窗几。

青空吹微霜,瑟瑟动轻苇。

援琴不成音,感别在千里。

谁值晨风翰,淮波盼游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