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浪淘沙·花朝前夕作》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描绘了一幅春夜雨中的静谧景象,以及主人公在花朝前夕的内心情感波动。
开篇“帘外雨潇潇,滴翠春宵”,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夜雨景,雨点轻轻敲打帘外,仿佛是大自然的轻吟低唱,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滴翠”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雨珠落在翠绿之上的景象,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接着,“峭寒微逗一枝箫,掩却碧屏山几曲,灯影红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凉意,一枝萧瑟的竹子在寒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碧色的屏风被轻轻遮掩,几曲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而灯火也渐渐黯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
“梦断更无聊,泪湿轻绡”,表达了主人公在这样的夜晚难以入眠,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孤独与哀愁。泪水浸湿了轻柔的丝巾,更是将这份情感推向了极致。
最后,“听残更漏夜迢迢,明日落英知几许,误了花朝”,将视线拉回到现实,主人公在夜深人静之时,倾听那悠长的更漏声,预感着明日花期将至,却可能错过花朝的美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反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