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登清凉寺后西塞山亭四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山水画卷。首句“晚上高亭对落晖”,写出了诗人于傍晚时分登上高亭,欣赏着夕阳余晖洒满大地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万山寒翠湿秋衣”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山峦在秋意中显得更加苍翠,仿佛带着寒气,连诗人的衣裳都似乎被这凉意浸湿,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诗人内心的淡淡哀愁。
“江流一道杯中泻,云树千门鸟外微”通过江水如酒般倾泻,以及远方云雾缭绕的树木和隐约可见的鸟影,展现出空间的开阔和动态感,也寓含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意绪。
“古寺频来僧尽老”,诗人常来此地,发现寺庙里的僧人也都已年迈,岁月的痕迹在静谧的古寺中尤为明显,增添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重阳欲近蟹争肥”,临近重阳节,螃蟹肥美,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佳节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最后,“霜枫恶作萧条色,故弄残红绕客飞”,霜打的枫叶呈现出凄清的红色,它们故意在风中飘舞,仿佛在向诗人展示生命的凋零,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悲凉的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生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