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惟恐曙光催。

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月亮逐渐照亮了星空,情侣们担心晨光会催促他们分离
此时的人们不再需要等待穿针乞巧,因为心情不再适宜庆祝节日

注释

月帐:比喻月光下的帐幕,形容夜色朦胧。
星房:指星空。
次第:依次,陆续。
两情:双方的情感。
曙光: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象征着新的一天和可能的离别。
时人:当时的人们。
穿针:古代七夕节习俗,女子穿针引线以祈求巧艺。
送巧:传统节日中表达巧艺和爱情的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佳节的情侣相会之景。"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惟恐曙光催"表达了一对恋人在月光下相会的紧迫和急切,他们担心天亮后美好时光将不再有。

接下来的"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则是说人们通常不会在这个特别的夜晚用时间去做细致的针线活,而是要把这难得的心情和巧思送给所爱的人。这里的"巧来"暗示着七夕节传统中牛郎织女相会,牛郎通过巧夺天工的方式与织女相见。

整首诗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珍惜的心情,是一幅温馨浪漫的情景画卷。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

长途酒醒腊春寒,嫩蕊香英扑马鞍。

不上寿阳公主面,怜君开得却无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八骏图

穆满当年物外程,电腰风脚一何轻。

如今纵有骅骝在,不得长鞭不肯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子规

铜梁路远草青青,此恨那堪枕上听。

一种有冤犹可报,不如衔石叠沧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小松

已有清阴逼座隅,爱声仙客肯过无。

陵迁谷变须高节,莫向人间作大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