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宗人育璞

衡山西下洞庭东,泪竹斑斑万古同。

曾记狂歌荆国日,早将身拜舜皇宫。

采芝且免忧高盖,结柳何堪送五穷。

知子共为妫水后,此心相喻不言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次答宗人育璞》。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联“衡山西下洞庭东,泪竹斑斑万古同”,以“衡山”和“洞庭湖”作为背景,引出“泪竹”的意象,象征着历史上的哀伤与悲痛,这种情感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成为永恒的主题。接下来,“曾记狂歌荆国日,早将身拜舜皇宫”两句,通过回忆往昔的豪情壮志与对古代圣贤的崇敬,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尚人格的向往。

“采芝且免忧高盖,结柳何堪送五穷”则转入对现实的反思,以“采芝”和“结柳”为喻,前者象征隐逸避世的生活态度,后者则是对困境的无奈与挣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矛盾心情,既渴望超脱世俗,又难以摆脱生活的艰难。

最后,“知子共为妫水后,此心相喻不言中”点明了与宗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人深知自己与宗人虽身处不同的时代,但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却有着共鸣,这种理解与支持,无需言语表达,已经足够温暖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题黄君球行乐二首(其一)

一树浓阴号大椿,白头仍是彩衣身。

秋来太史占乾象,南极星中几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黄君球行乐二首(其二)

百年世禄焕纶丝,身隐新朝志未衰。

姓氏下邳桥上客,一篇仍似授书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冬日承屈四会凤山见过别后柬寄

短褐苍凉曝早暄,北风吹叶满平原。

素丝忽望干旄色,白发空惭负郭门。

一顾骅骝增壮气,片时酬酢奉高言。

珠江浈水无多路,雪里邮诗敢惮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次答董汉竹二首(其一)

白头逢世好,佳句使人惊。

往事思先甲,流年阅后庚。

老馀家国泪,交见死生情。

借问张平子,何时赋二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