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问忠国师十身调御图赞

万乘垂衣立问端,国师答处太颟顸。

谁知十月清霜重,一阵风来一阵寒。

形式: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智愚所作,名为《肃宗问忠国师十身调御图赞》。诗中以肃宗与国师之间的问答为背景,通过“万乘垂衣立问端”描绘了肃宗的威严与深思,而“国师答处太颟顸”则讽刺了国师的回答过于敷衍或不切实际。

接着,“谁知十月清霜重”一句,巧妙地将季节与心境相联系,暗示了肃宗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最后,“一阵风来一阵寒”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肃宗面对问题时的无助与寒冷,形象地表达了肃宗在寻求答案过程中的孤独与艰难。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首(其一)

金钟夜击九重城,六载归来改瘦形。

待得众生心眼活,雪山依旧碧崚层。

形式: 偈颂

雪中夜吟

乱书尘席散清辉,竹院香凝宿火微。

客去藓阶黏冻屐,鸟迷庭树入寒扉。

重阴覆野春耕阔,列炬明山夜猎归。

灯下老翁吟复听,断崖冰折碎声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雪中送僧还竹阁(其一)

白公竹阁云生晚,城市人归夜雪平。

灯在北高峰顶上,塔如千尺玉长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归练潭

孤舟东下涉蘋溪,两岸幽花送客西。

到得山房绿阴满,午窗犹有子规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