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阴郡博周元浩归平阳

君不见苏秦昔上秦王书,嫂不下机妻不炊。

青灯长夜股流血,黄金六印何累累。

又不见陶渊明,富贵视之鸿毛轻。

腰宁不折五斗米,归来篱菊秋盈盈。

周君妙年江海客,几度吴花醉中摘。

蒲帆半幅风飕飕,长啸一声江月白。

我家亦在蒲海头,此时春酒浓如油。

堪怜千里尚飘泊,恨不共买东归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不同人物的选择与命运,展现了对人生价值的不同理解。首句“君不见苏秦昔上秦王书”,以苏秦为引子,讲述其为追求功名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嫂子不下的机,妻子不炊的辛劳,以及夜晚青灯下长夜难眠的痛苦,与最终获得的权力地位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功名利禄背后的代价。

接着,“又不见陶渊明”转向另一极端,提到陶渊明对富贵的淡然态度,宁愿放弃官场的束缚,选择田园生活的自由与宁静,以“腰宁不折五斗米”表达对个人尊严和内心自由的珍视,与“归来篱菊秋盈盈”描绘出一幅回归自然、心灵得到满足的画面。

“周君妙年江海客”则引入了周元浩的故事,描述他年轻时游历江海,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通过“几度吴花醉中摘”、“蒲帆半幅风飕飕,长啸一声江月白”等描绘,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最后,“我家亦在蒲海头,此时春酒浓如油”表达了诗人对周元浩归乡的羡慕之情,同时通过“堪怜千里尚飘泊,恨不共买东归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思念与渴望团聚的情感,体现了对亲情和家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生活选择,探讨了功名、自由、家庭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6)

郑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嗜书,明《春秋》。尝应科举,不合主司,即弃去,致力为古文。欧阳玄奇其才,欲荐之,会疾卒。弟郑采亦有文名。有《郑氏联璧集》

  • 字:季明
  • 号:杲斋
  • 籍贯:温州平阳

相关古诗词

今日行

昨日去,今日来,明日忽忽复相催。

百川赴海何时回,思之竟不令人哀。

传闻三神山,海水青如苔,五云零乱开楼台。

中有长生不死药,仙人青发红玉腮。

此事不许人间有,篯铿古人骨亦朽。

骨亦朽,劝君酒,长使金杯在君手。

形式: 古风

昆城吴歌

昆城吴水三万顷,吴儿招我入溟涬。

举头看月月在顶,手弄荷花落天影。

酒酣起就船底眠,青天作衾毛骨冷。

龙女欲出听我歌,扇以凉飙吹梦醒。

初歌音蔟含清匀,忽然疾走衔枚军。

百怪发立皆惊奔,龙女舞翻巫峡云。

再歌壮以悲,凤凰背泣麟洲啼。

六月雪压昆崙低,我歌三发沧海裂。

绿水欲变黄尘热,龙女闻之悲哽咽。

旌旗忽动龙女归,金乌飞上若木枝。

暑炎如火炙我肌,嗟我老病力莫支,千金莫致南海犀。

沈书问龙女,遗我苍水璧。

与君乞取半湖白,归向高堂挂空壁。

形式: 古风

仲雍墓

野鼠穿黄穴,遗封百草深。

死无归国梦,人识逸民心。

峦树冬逾碧,江猿夜亦吟。

海虞山上月,梅里共沈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齐女墓

突死孤坟在,千年恨尚新。

荆蛮非偶国,盘瓠愧吾人。

踯躅春啼血,狐狸夜得邻。

营丘无霸业,吴沼更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