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游眺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素怀出尘意,适有携手客。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缘云路犹缅,憩涧钟已寂。

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

长啸招远风,临潭漱金碧。

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

形式: 古风

翻译

开山引导伊水流淌,仿佛天然的通道。
京都的大门远远望去,早晚都充满祥瑞之气。
我本就有超脱世俗的心愿,恰好遇到一位同游的客人。
精致的寺庙环绕着层层山峦,千座佛龛紧邻着陡峭的崖壁。
沿着云雾缭绕的山路前行,途中歇息时钟声已寂静。
花树在烟雾中绽放花朵,清澈的水流顺着石脉分散流淌。
我长啸呼唤远方的风,对着潭水漱口,映照出金碧辉煌的色彩。
日落时远望都城,人世间为何如此忙碌不息。

注释

凿山:开凿山体。
导伊流:引导伊水的流向。
都门:京都的大门。
佳气:祥瑞之气,象征吉祥。
出尘意:超脱世俗的心愿。
精舍:寺庙。
层阿:重叠的山峦。
千龛:众多的佛龛。
峭壁:陡峭的崖壁。
缅:遥远。
憩涧:在山涧边休息。
钟已寂:钟声已经静止,表示安静。
烟华:如烟的花色,形容花的美丽。
淙流:水流潺潺。
石脉:石头形成的纹理,这里指溪流沿石而下。
长啸:大声呼叫或吟啸。
招远风:呼唤远方的风。
漱金碧:用潭水漱口,潭水清澈,映照出金色和碧绿色的光。
都城:京城,首都。
役役:忙碌不停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之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自然之美。开篇"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河流的奇迹,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像是上天的刻意安排。

接着"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城市美好景象的向往,以及那种清新宜人的气息在早晚时分尤为明显。诗中的"素怀出尘意,适有携手客"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与知己共度时光的心境。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则描写了一处隐逸之地,这里既有精致的居所,又伴随着千疮百孔的陡峭岩壁,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缘云路犹缅,憩涧钟已寂"中,诗人通过对云路和清泉声音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嚣、宁静致远的情怀。

在"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一句,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生命之气息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中生机勃勃的一面。"长啸招远风,临潭漱金碧"则是诗人在山谷间呼唤,引来远方的清风,并在溪潭边洗涤心灵,如同用黄金般的清水净化内心。

最后,"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一句,诗人面对夕阳下的城市景色,不禁感慨万千,对比之下,世间种种纷争和忙碌显得多么渺小无谓。这也正是诗人通过这次游眺所获得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任洛阳丞请告一首

方凿不受圆,直木不为轮。

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

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

休告卧空馆,养病绝嚣尘。

游鱼自成族,野鸟亦有群。

家园杜陵下,千岁心氛氲。

天晴嵩山高,雪后河洛春。

乔木犹未芳,百草日已新。

著书复何为,当去东皋耘。

形式: 古风

任鄠令渼陂游眺

野水滟长塘,烟花乱晴日。

氤氲绿树多,苍翠千山出。

游鱼时可见,新荷尚未密。

屡往心独闲,恨无理人术。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

宦游三十载,田野久已疏。

休沐遂兹日,一来还故墟。

山明宿雨霁,风煖百卉舒。

泓泓野泉洁,熠熠林光初。

竹木稍摧翳,园场亦荒芜。

俯惊鬓已衰,周览昔所娱。

存没恻私怀,迁变伤里闾。

欲言少留心,中复畏简书。

世道良自退,荣名亦空虚。

与子终携手,岁晏当来居。

形式: 古风

休暇东斋

由来束带士,请谒无朝暮。

公暇及私身,何能独闲步。

摘叶爱芳在,扪竹怜粉污。

岸帻偃东斋,夏天清晓露。

怀仙阅真诰,贻友题幽素。

荣达颇知疏,恬然自成度。

绿苔日已满,幽寂谁来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