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君俞佳雪二首(其二)

居尘不染先生意,与众同忧太守心。

两处本来非异事,一时都把付高吟。

忽惊瑞相家家遍,潜助春功日日深。

拥鼻临池哦丽句,水泉风竹共清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先生身处尘世却保持纯洁的心意,太守与众人一同忧虑民生。
两者的本质并无不同,都在诗中寄托高尚的情感。
忽然间,吉祥景象在每家每户显现,默默助力春天的生机日益深厚。
他对着池塘,鼻子吸着清新空气,低声吟诵优美的诗句,水声、泉声、风声和竹声交织出和谐的旋律。

注释

居尘:身处尘世。
不染:保持纯洁。
先生意:先生的心意。
众:众人。
太守心:太守的忧虑之心。
本来:本质上。
非异事:并无不同。
一时:当下。
付高吟:寄托在诗歌中。
瑞相:吉祥景象。
家家遍:每家每户。
春功:春天的生机。
日日深:日益深厚。
拥鼻:鼻子吸气。
临池:面对池塘。
哦丽句:低声吟诵优美的诗句。
水泉风竹:水声、泉声、风声和竹声。
清音:和谐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奉和君俞佳雪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居尘不染先生意"表达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强调了主人公超脱世俗的品性。"与众同忧太守心"则揭示出他关心民生疾苦的官员情怀。接下来,诗人认为这种高尚情操并非与众不同,而是值得众人效仿并通过诗歌来歌咏的。

"忽惊瑞相家家遍,潜助春功日日深"描绘了美好的景象,暗示着主人公的善举如同春雨润物,无声无息地为社会带来福祉。最后两句"拥鼻临池哦丽句,水泉风竹共清音"则通过个人的吟咏活动,将自然与人文之美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的雅兴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主人公的高尚情操和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寓含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杨直讲除夜偶书

杨公白首困青騧,坐对流阴颇自嗟。

半夜星文穷斗次,平明春色遍人家。

漫将愁思惊天运,好看新诗待物华。

何日一樽相就醉,为君先探此园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奉和运判朝散登乐山亭

看山日日上孤城,不问云昏与雪晴。

六六高峰长秀色,双双啼鸟忽春声。

心惊流水光阴逝,身慕冥鸿羽翼轻。

方促吏文严指使,不知诗兴坐中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府判学士景彝喜雪

朔风收尽冻云漫,细洒狂飘入夜寒。

润浃土膏谣万俗,喜闻玉色舞千官。

川原谁作呼鹰出,楼观朝宜跋马看。

亚尹勤民流咏叹,一章高唱掩幽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奉答乐道

禁职台纲佚旧儒,青林华屋俨高居。

炎天久隔挥犀论,暇日聊脂载酒车。

雨逼秋容生户牖,风回凉思入襟裾。

东朝第一推调护,圣主宁容久卧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