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用美成金陵怀古韵

旧游地。重来旧事堪记。

钿车陌上动芳尘,晚风骤起。

杏花微雨近清明,暮烟遥挂天际。绿杨外,栏杆倚。

瓜皮小艇谁系。古城怅望寂无人,苔深故垒。

一奁翠浪湿斜阳,兴亡不管湖水。

地偏小隐远隔市。喜良宵、月照千里。■■■■■■。

祗高楼茗坐,依依相对。佳境疑在西湖里。

形式: 词牌: 西河

鉴赏

这首《西河》词,由清代词人陈家庆所作,以美成(即周邦彦)的金陵怀古韵为蓝本,描绘了一幅充满怀旧与感慨的画面。

词中开篇“旧游地。重来旧事堪记”,点明了主题——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接下来,“钿车陌上动芳尘,晚风骤起”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春日郊游的生动场景:装饰精美的车辆在青石路上缓缓行驶,扬起一片尘埃,傍晚时分,一阵急促的晚风吹过,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动感。

“杏花微雨近清明,暮烟遥挂天际”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明时节的雨后黄昏,杏花绽放,细雨蒙蒙,远处的烟雾与天边相连,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景图。这一段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绿杨外,栏杆倚。瓜皮小艇谁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绿柳环绕,倚靠在栏杆旁,想象着瓜皮小艇轻轻系于岸边的情景,既是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也是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古城怅望寂无人,苔深故垒”则将视角转向历史的深处,古城墙下,望向空旷无人的景象,古老的壁垒上长满了青苔,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淡淡的哀愁。

“一奁翠浪湿斜阳,兴亡不管湖水”一句,以湖面的翠绿波浪和夕阳的映照,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词人对世间兴衰的超然态度。

最后,“地偏小隐远隔市。喜良宵、月照千里”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小天地,在美好的夜晚,月光洒满千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祗高楼茗坐,依依相对。佳境疑在西湖里。”结尾处,词人似乎在想象中回到了西湖,与友人共饮茗茶,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遗迹以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远的意境。

收录诗词(193)

陈家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

疏柳不藏鸦。瘦影欹斜。水边林下有人家。

几日迟来秋更好,开遍黄花。何处课桑麻。

身在天涯。故乡山色暮云遮。

行到前村频怅望,又听悲笳。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玉楼春.题澄宇云赏楼诗

劝君莫作惊人句。寥落雅音情更苦。

廿年铅椠独殷勤,一片高怀谁共语。

泠泠天末来风雨。时作龙吟兼凤翥。

文章得失寸心知,千古名山无觅处。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水龙吟.重九社集,余以小病未往。澄宇待拾得画字

客中胜日重逢,楚天千里秋难画。

登临极目,群仙高会,文章声价。

■■■■,关河如旧,江城遥夜。

想高阳酒侣,雄谈惊座,斗牛震,风雷讶。

小病佳游暂谢。■■■、■■■■。龙山眼底,几回吟眺,白云飞下。

醉把茱萸,故园东望,桑麻谁话。

又霜深战马,中原鼙鼓,问何时罢。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高阳台.和瞿安师访媚香楼遗址

旧院苔侵,珠帘月冷,南朝一梦荒唐。

燕子归来,梁间犹恋斜阳。

楼前脂水空呜咽,更何人、寸断柔肠。

看秦淮、歌舞风流,暗换沧桑。

阉儿逆竖今安在,喜红妆季布,姓字留香。

扇底桃花,当年历尽兴亡。

侯生老去云亭死,祗新词、唤醒欢场。

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