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三首(其二)

迢递天河路,飘摇博望槎。

仙郎犹有妇,荡子可无家。

度日忧王事,逢秋感岁华。

乡心成百折,城鼓已三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哀愁与思乡之情。诗人以天河与博望槎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首句“迢递天河路,飘摇博望槎”运用了比喻手法,天河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博望槎则暗示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接下来,“仙郎犹有妇,荡子可无家”两句对比强烈,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和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人接着抒发了自己的忧虑与感慨,“度日忧王事,逢秋感岁华”,既体现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乡心成百折,城鼓已三挝”以乡愁百转千回,城中的鼓声三次敲响,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深意,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夕三首(其三)

夜久银河转,天空玉露零。

遥怜儿女辈,独看斗牛星。

雁断沉书浦,萤流拜月亭。

何当乘兴去,共蹑凤凰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七月十五夜对保安对月二首(其一)

万里关山月,看看四度圆。

多情照孤寂,无酒对婵娟。

在处鸣砧杵,谁家度管弦。

城南多思妇,此际未成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七月十五夜对保安对月二首(其二)

练练飞明镜,亭亭转玉盘。

山河微有影,蟾兔不胜寒。

塞外犹为客,闺中正倚阑。

清光随处有,千里思同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中秋夜保安对月二首(其一)

久客逢佳节,幽怀满素襟。

一年今夜月,千里故乡心。

酒谩和愁饮,诗聊遣兴吟。

谁家思寄远,风外起清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