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哀愁与思乡之情。诗人以天河与博望槎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首句“迢递天河路,飘摇博望槎”运用了比喻手法,天河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博望槎则暗示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接下来,“仙郎犹有妇,荡子可无家”两句对比强烈,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和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人接着抒发了自己的忧虑与感慨,“度日忧王事,逢秋感岁华”,既体现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乡心成百折,城鼓已三挝”以乡愁百转千回,城中的鼓声三次敲响,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深意,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