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亭林寺壁

事在梁陈史可稽,读书堆上草萋萋。

多年不作青衣梦,几夜空闻白马嘶。

水底断碑犹有记,壁间醉墨可无题。

老僧又送游人别,日落西林鸦乱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沧桑与自然静谧的画面。首联“事在梁陈史可稽,读书堆上草萋萋”以“梁陈史”点出历史的厚重,而“读书堆上草萋萋”则以自然景象映衬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暗示着知识与岁月的交织。

接着,“多年不作青衣梦,几夜空闻白马嘶”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境遇的感慨。青衣梦可能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过去生活,而白马嘶声则可能是某种特定情境下的声音,或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代表了对自由或某种追求的渴望。

“水底断碑犹有记,壁间醉墨可无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历史与文化的主题。断碑上的文字记录着过往的故事,而醉墨则可能是指古代文人墨客的题字,它们虽已模糊,却依然承载着文化的信息。这里既有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也隐含着对其逐渐消逝的惋惜。

最后,“老僧又送游人别,日落西林鸦乱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场景。老僧送别游人,既是日常的禅宗生活写照,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聚散的感慨。日落西林,鸦群乱啼,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刻特有的氛围,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自然、文化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闺思

淡扫蛾眉羞自照,巧梳蝉鬓向谁誇。

酒因不饮愁难遣,事为无凭恨转加。

褥锦坐当交颈鸟,扇罗绣及并头花。

欲题诗句无红叶,写遍窗间旧碧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正心斋为许仁民

长须曾识许神农,复见贤孙继祖风。

方寸有馀阴德地,平生多少活人功。

源流不出三因外,天理常存一念中。

好侍板舆承母意,满林春色杏花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来鸥亭为姚宗文

泛渚眠沙各自如,忘机相对称幽居。

意如亲笔惠崇画,迹似古文苍颉书。

春雨兰苕迎翡翠,夕阳葭菼伴舂锄。

阑干角畔题诗处,眼界无多景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兴四首(其一)

景物凄凉万感丛,怕逢摇落见秋风。

鸡鸣函谷行人度,骓到乌江霸业终。

岁月往来寒暑尽,乾坤覆载古今同。

谁能断得无情水,莫放东流更向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