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放言二首(其一)》由金代诗人史肃所作,通过对比“家鸡”与“野鹜”,“秋菊”与“春兰”,表达了对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赞赏。
首句“莲社从来说陶远,竹林今不数山王。”以“莲社”和“竹林”为引子,暗喻了古代文人雅集的情境,其中“陶远”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山王”则可能指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当下文人聚会的不足。
次句“家鸡野鹜何须较,秋菊春兰各自芳。”则直接进入了主题,将“家鸡”与“野鹜”、“秋菊”与“春兰”进行对比。这里的“家鸡”象征着被束缚、缺乏自由的事物或人,“野鹜”则代表了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事物或人;“秋菊”象征着坚韧不拔、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春兰”则代表了生机勃勃、在春天里盛开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或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丽,无需比较,各自绽放即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赞美,鼓励人们尊重差异,欣赏万物的独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