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二首(其一)

莲社从来说陶远,竹林今不数山王。

家鸡野鹜何须较,秋菊春兰各自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放言二首(其一)》由金代诗人史肃所作,通过对比“家鸡”与“野鹜”,“秋菊”与“春兰”,表达了对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赞赏。

首句“莲社从来说陶远,竹林今不数山王。”以“莲社”和“竹林”为引子,暗喻了古代文人雅集的情境,其中“陶远”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山王”则可能指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当下文人聚会的不足。

次句“家鸡野鹜何须较,秋菊春兰各自芳。”则直接进入了主题,将“家鸡”与“野鹜”、“秋菊”与“春兰”进行对比。这里的“家鸡”象征着被束缚、缺乏自由的事物或人,“野鹜”则代表了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事物或人;“秋菊”象征着坚韧不拔、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春兰”则代表了生机勃勃、在春天里盛开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或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丽,无需比较,各自绽放即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个性自由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赞美,鼓励人们尊重差异,欣赏万物的独特之美。

收录诗词(30)

史肃(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侨居北京路大定府合众县(今辽宁省凌源县西北)

  • 字:舜元
  •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约公元1195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放言二首(其二)

清风明月无人管,茶鼎薰炉与客同。

壮岁羞为褦襶子,而今却羡嗫嚅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晓出东卢

谷口子真隐,水滨韦氏庄。

鸥鹇宾客对,鸿雁弟兄行。

小圃丛生竹,平林半是桑。

朝阳生野渡,湿尽马蹄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张信夫韵

绛帐先生寄一州,不教文字到横流。

草玄只拟关门坐,好事应从载酒游。

虎穴已曾探虎子,龙沟未信出龙头。

锦囊诗句年来满,供尽閒花野草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发脱

年年道路少清欢,处处葵蔬馈薄餐。

月色过窗同夜梦,霜华著壁独朝寒。

求医未有诗千首,破老惟消竹数竿。

衰发从今不须脱,少留衰白戴黄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