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赠何中丞赴召》由明代诗人庞尚鹏所作,通过描绘圣主对老臣的礼遇与期待,以及对何中丞即将赴召的赞许,展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国家对贤能之士的重视。
首句“圣主临轩访老臣”,开篇即点出君主亲自接见年高德劭的大臣,体现了君主对老臣的尊重与敬仰。接着“却教黄发御蒲轮”一句,以“黄发”形容老臣,既指其年迈,也寓含智慧与经验之意,“御蒲轮”则形象地描绘了老臣乘坐轻便车马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君主对老臣的优待。
“今逢海宇重新日,谁是乾坤独立人”两句,将时局的变革与老臣的地位相联系,表达了在国家重建之际,能够独当一面、支撑大局的贤能之士极为稀缺,突显了老臣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北斗才名留画省,东山经略献枫宸”两句,运用典故,赞扬老臣不仅才华横溢,且能运筹帷幄,为国家的治理贡献卓著。其中“北斗”象征权威与领导力,“画省”指宰相府,而“东山”则是隐喻老臣曾隐居避世,后被召回重用。“枫宸”则借指皇宫,表明老臣的智慧与策略得到了君主的高度认可。
最后,“争看司马还朝好,莫厌都城万骑尘”两句,以司马迁的典故,表达了对老臣回归朝廷的热烈欢迎,同时也暗示了老臣的归来将为都城带来新的活力与秩序,尽管可能伴随着一些喧嚣与变动,但这些都是值得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臣的赞美与期待,展现了明代君臣之间和谐共治的理想状态,以及对贤能之士的尊崇与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