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

太皇太后女尧舜,宫嫔加刃诛王振。

不见高皇竖铁牌,内宫不许干朝政?

振乎毁牌太纵横,天子亦呼王先生。

先生一开口,天子下殿走。

蒙尘事可哀,夺门名亦丑。

横尸百万谁首戎,天子犹念先生功。

诏取沈香雕小像,巍峨寺额称旌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王先生》由明末清初诗人尤侗所作,通过夸张与讽刺的手法,描绘了明朝末年权臣王振的专横跋扈以及对皇帝的影响。诗中将王振比作“王先生”,形象地展现了他如何操纵皇帝,甚至在皇帝面前拥有超越常人的权威,以至于皇帝听到他的名字就感到畏惧,不得不下殿回避。

诗中的“太皇太后女尧舜,宫嫔加刃诛王振”一句,以古代圣君尧舜来比喻太皇太后,暗示她可能对王振有所不满或采取行动。然而,“不见高皇竖铁牌,内宫不许干朝政?”则表达了对高皇帝(即明成祖朱棣)时期限制后宫干政的怀念,暗含对王振擅权的批评。

“振乎毁牌太纵横,天子亦呼王先生。”描述了王振无视前人留下的规矩,肆意妄为,连皇帝都不得不称呼他为“王先生”。这不仅体现了王振的专横,也讽刺了皇帝对其的过分依赖和畏惧。

“先生一开口,天子下殿走。”进一步强调了王振对皇帝的影响,即使只是言语上的威胁,也能让皇帝感到恐惧,不得不离开宫殿。

“蒙尘事可哀,夺门名亦丑。”表达了对王振专权导致政治动荡的哀叹,同时也讽刺了“夺门之变”这一历史事件,即王振死后,皇帝为了夺回权力而采取的行动,其手段和过程被形容为“丑陋”。

最后,“横尸百万谁首戎,天子犹念先生功。”通过夸张的手法,暗示王振虽死,但其影响仍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皇帝的追念。而“诏取沈香雕小像,巍峨寺额称旌忠。”则描绘了王振死后,皇帝下令为其制作雕像,并在寺庙上题写“旌忠”二字,以示纪念,进一步讽刺了王振虽遭贬斥,但其影响力仍存于人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讽刺手法,深刻揭示了明代末期政治腐败、权臣专权的社会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皇权和国家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北狩

大明天子云端坐,谁人推向沙场堕?

窝儿帐外黄龙卧,赤光笼罩望如火。也先耶?

伯颜耶?大同赛刊耶?今日宰牛,明日宰马。

大妇唱歌,小妻洗斝。风吹草低,橐驼盈野。

送君还归,群呼者者。

君不见周骊山、鲁鸲鹆,青衣行酒怀悯辱,五国城中徽钦哭。

形式: 古风

对山救我

刘家老公性烈火,满朝公卿锒铛锁。

磨刀杀李崆峒,惟有对山能救我。

对山慨应真吾事,骑马上门谒中贵。

今日何好风,吹得状元至?

老公倒屣小珰跪,焚香把酒劝公醉。

醉公酒,我不辞,我一言,公三思。

力士肯为太白屈,此事非公谁能之?

老公笑请先生坐,当为狂生免其祸。

解衣脱帽为公舞,哺糟啜醨无不可。

明年天子诛老公,朝里交章荐崆峒。

可怜对山罢官去,一身零落污泥中。

对山救我李北地,谁救对山康武功?

且呼少年共豪饮,手弹琵琶曲未终。

琵琶嘈嘈弦何急,声声似诉负情侬。

形式: 古风

铁夫人

武皇南巡臣拜杖,良人系狱妾心丧。

妾家儿女本无知,焚香吁天诚有之。

逻骑缚来坐咒诅,夫妇牵连入圜土。

妾今有身不任刑,惟拚一死谢夫君。

情辞慷慨相决绝,法吏满堂谁忍闻。

一旦天恩并放归,都人夹道尽沾衣。

还将前日香重爇,长祝君王罢六飞。

林大辂谏武宗南巡,下狱,

形式: 古风

新都叹

新都才人官玉局,入朝手撼天门哭。

相公之子状元郎,杖血淋漓投永昌。

永昌市上拥诸妓,簪花涂粉双丫髻。

白绫新裓彩毫光,酒酣起舞龙蛇字。

蛮童笑杀老颠狂,万里云南作醉乡。

相思独有深闺妇,盼断金鸡下夜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