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乐亭二首(其二)

势压平湖四面佳,好风明月是生涯。

鲸鲵背上浮三岛,菡萏香中放两衙。

屏列已疑云母净,帘垂不待水精奢。

此心会笑元丞相,终日楼台为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湖光山色气势非凡,美好的风和月是生活的全部。
巨大的鲸鱼背上漂浮着三个小岛,荷花香气中政府部门显得宁静。
屏风排列得如同云母般洁净,窗帘垂落无需用水晶的奢华装饰。
我的心会与元丞相共鸣,整日沉醉在这楼阁亭台之中,仿佛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注释

势压:形容气势盛大。
平湖:平静的湖面。
佳:美好。
鲸鲵:古代传说中的大鱼,这里比喻湖中的岛屿。
背上:指湖面上。
三岛:三个小岛。
菡萏:荷花的别称。
两衙:指政府部门。
屏列:排列的屏风。
云母:一种透明的矿石,比喻清洁。
净:洁净。
帘垂:窗帘下垂。
水精:水晶,象征奢华。
奢:奢侈。
元丞相:历史上的某位丞相,这里可能象征权贵。
终日:整天。
楼台:楼阁亭台。
一家:一家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宁静而优美的环境,以众乐亭为中心,四周景色绝佳。"势压平湖四面佳"形象地写出亭子的气势,仿佛能俯瞰整个湖泊,四周的风景都显得无比宜人。"好风明月是生涯"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恬淡生活的向往。

"鲸鲵背上浮三岛"运用奇特想象,将湖面比喻为鲸鲵背,岛上景致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菡萏香中放两衙"则写在荷花香气中,日常政务仿佛也变得轻松自在,富有诗意。

"屏列已疑云母净"形容亭子周围的屏风如云母般洁净,"帘垂不待水精奢"则以水精比喻帘幕的华丽,但又不过分奢华,体现了主人的品味。

最后两句,"此心会笑元丞相,终日楼台为一家",诗人以元丞相自比,表达出他对众乐亭的喜爱,觉得这里如同自己的家,连日常政务都充满了乐趣,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愉悦之情。整体上,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寄寓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诗作。

收录诗词(8)

钱公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诗人。少从胡翼之学,有名吴中。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宋诗拾遗》卷四)。历通判越州、知明州,擢知制诰。英宗即位,谪滁州团练使。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由知江宁府徙知扬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三)。五年,卒(同上书卷二四○),年五十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 字:君倚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21~1072

相关古诗词

众乐亭二首(其一)

谁把江湖付此翁,江湖更在广城中。

葺成世界三千景,占得鹏天九万风。

宴豆四时諠画鼓,游人两岸跨长虹。

他年若数东南胜,须作蓬邱第一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禹穴

一朵云根压众岚,古传深坎自天錾。

藏书未必先王事,好怪惟闻太史探。

洞府閒来何寂寞,龙髯垂处认䰐鬖。

近岩更剖知章字,谩识奇踪意自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寄题翠麓寺呈伯强寺丞

曩时曾作家山游,亭有翠麓排新幽。

疏轩密牖竹锵戛,烈风劲雨松飕飗。

呀然出户瞰山足,屹然数竿围上头。

扫除云峰耸客步,煎煮锡水供茶瓯。

我时既合众宾饮,醉岸山帻心迟留。

山僧领我丐诗榜,诗未脱吻惊旋辀。

四方环走倏已晚,十载负约今方酬。

珍蓝增葺想胜旧,我已白首縻藩州。

何当一赋归去来,再款岩室空披搜。

吾宗道人正嘉遁,摆脱世上无穷忧。

欣逢主人贤且令,泉石笑傲都相求。

上人洒扫莫暂闲,行行逆我西来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福州

七闽天东南,群山号未绝。

其中长乐郡,佳丽比吴越。

日出朝可攀,地温冬不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