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夜趋安肃》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夜行途中的复杂心境。
首句“寒宵默默卧车茵”,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卧在车上的情景,寒夜的寂静与内心的沉寂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接着,“苦念江皋已仲春”一句,将思绪拉回春天的江边,暗示着对远方或逝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预示着季节更迭,时间的流逝。
“恰梦家来忽惊醒,正闻犬吠尚疑真。”这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表现了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与现实世界的无奈。梦中归家的瞬间被突然的现实打破,犬吠声让诗人分不清是真实还是幻觉,这种情感上的挣扎与矛盾,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十年不作科名想,一堕仍为牛马身。”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功名的反思与对当前境遇的无奈。十年间,他放弃了对科举功名的追求,但现实生活中仍然感到束缚与艰辛,仿佛依旧被命运所牵制,无法摆脱。
“铁遂铜门空露草,月中怀往暗伤神。”最后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铁遂铜门”的破败与“空露草”的荒凉,象征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现状的哀叹。月光下的怀旧与伤感,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情感层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夜趋安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夜行途中的孤独、思念、反思与哀伤,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