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趋安肃

寒宵默默卧车茵,苦念江皋已仲春。

恰梦家来忽惊醒,正闻犬吠尚疑真。

十年不作科名想,一堕仍为牛马身。

铁遂铜门空露草,月中怀往暗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夜趋安肃》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夜行途中的复杂心境。

首句“寒宵默默卧车茵”,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卧在车上的情景,寒夜的寂静与内心的沉寂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接着,“苦念江皋已仲春”一句,将思绪拉回春天的江边,暗示着对远方或逝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预示着季节更迭,时间的流逝。

“恰梦家来忽惊醒,正闻犬吠尚疑真。”这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表现了诗人对家的深切思念与现实世界的无奈。梦中归家的瞬间被突然的现实打破,犬吠声让诗人分不清是真实还是幻觉,这种情感上的挣扎与矛盾,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十年不作科名想,一堕仍为牛马身。”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功名的反思与对当前境遇的无奈。十年间,他放弃了对科举功名的追求,但现实生活中仍然感到束缚与艰辛,仿佛依旧被命运所牵制,无法摆脱。

“铁遂铜门空露草,月中怀往暗伤神。”最后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铁遂铜门”的破败与“空露草”的荒凉,象征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现状的哀叹。月光下的怀旧与伤感,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情感层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夜趋安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夜行途中的孤独、思念、反思与哀伤,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到京即病稍闲偶成

病里潜消满面沙,欲书一纸寄天涯。

踌躇已近春三月,却恐身先信到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病中绝句二首(其一)

莫五璃厂回,又回璃厂路。

似看衔书鼠,寂寂来复去。

形式: 五言绝句

病中绝句二首(其二)

安排六个月,偿足二万里。

已过春中閒,看看到粽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得雪楼舅新平书

相望南北半周天,此纸何由到眼前。

出处秖今并难道,滇花蓟树满愁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