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元衡的《裸人丛笑篇(其六)》,它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种社会现象。诗中通过"短布无长缝,尚玄戒施缟",形象地刻画了裸体人群的生活状态,即使衣着简陋,仍保持对黑色(玄)和白色(缟)的崇尚,可能象征着某种朴素的道德观念。
接下来的"桶裙本陋制,不异蛮犵狫",将桶裙与原始蛮荒的习俗相提并论,暗示这种服饰的简单粗犷。诗人用"狫蛮凿齿丧其亲,尔蛮凿齿媾其姻",进一步揭示了这些人的婚姻习俗,可能是指他们与外界不同的婚姻观念,甚至可能带有野蛮或不文明的痕迹。
最后的"杂俗殊风仁不仁",是对这种风俗习惯的道德评判,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中仁爱与否的质疑。整首诗以讽刺的笔触,揭示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边缘群体的独特观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