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坚甫中舍奉使还阙

曾歌出塞愁,又遣使西州。

去国星辰动,还家岁月流。

褒斜新路晚,鄠杜故园秋。

归对延和殿,从容问讲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他曾吟唱出边塞的忧愁,又派出使者前往西部州郡。
离开京都后,星辰仿佛也随之移动,回家的路上,时光匆匆流逝。
傍晚时分,走在褒斜新开的道路上,故乡鄠杜已是秋意浓浓。
回到朝廷,面对延和殿,他从容地询问治国之道。

注释

曾:曾经。
歌:吟唱。
出塞:出使边疆。
愁:忧愁。
遣使:派出使者。
西州:西部州郡。
去国:离开京都。
星辰动:星辰仿佛移动。
褒斜:古代道路名。
新路:新开辟的道路。
鄠杜:鄠县和杜陵,古地名。
故园:故乡。
归:返回。
延和殿:皇宫殿名。
从容:不慌不忙。
问讲求:询问治国策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文同所作,名为《送李坚甫中舍奉使还阙》。诗中的意境沉郁,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远行者深切的关怀。

"曾歌出塞愁,又遣使西州。" 开篇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朋友在边塞相聚时的欢乐和离别之愁,现在又听说朋友派遣使者前往遥远的西州,这些都是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

"去国星辰动,还家岁月流。" 这两句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一方面,朋友远行至另一个国家,连星辰都似乎随之摇曳;另一方面,诗人留在家乡,感受到岁月的不断流失。

"褒斜新路晚,鄠杜故园秋。" 褒斜指的是夕阳西下时分外露的道路,意味着朋友归来的时间已经不早,而“鄠杜故园秋”则描绘出家乡秋天的景色,这里蕴含了对家园和朋友的深情。

"归对延和殿,从容问讲求。"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延和殿迎接归来的朋友,心平气和地询问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知识的追求。这不仅是对朋友身体安康的关切,也是对其精神世界的关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远行者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野夫兼简公择学士同年

吾友野夫官满归,峡中风物正春时。

莫因道路起长叹,且对江山吟好诗。

异日滑台君若到,寄言别乘我相思。

声名已重更论底,但引冰堂金屈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夏殿直

霜树东门晓,清寒满客衣。

一樽从此别,百两几时归。

漆水鱼初荐,梁园雪正飞。

高堂今远郡,须念报春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郭方叔南充簿

六月东山道,炎风满去鞍。

谯周之旧里,仇览此初官。

簿领无烦壅,图书好燕安。

清朝名路阔,慎勿学长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郭经知县

促促送归客,短亭垂柳风。

离樽掩残日,去骑若轻蓬。

百里讴歌内,三年畏谨中。

乡人问蜀物,笑指一囊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