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四愁诗四首(其二)

我所思兮在朔湄,欲往从之白雪霏。

登崖永眺涕泗颓,我之怀矣心伤悲。

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

愿因归鸿超遐隔,终然莫致增永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张载创作的《拟四愁诗四首》中的第二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之情。

首句“我所思兮在朔湄”,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之情,将思念的对象置于遥远的北方边陲,营造出一种辽阔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欲往从之白雪霏”一句,以“白雪霏”象征着路途的艰难与遥远,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深以及前往相会的不易。

“登崖永眺涕泗颓”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崖之上,长久地眺望远方,泪水如泉水般倾泻而下,生动地表现了思念之情的强烈与无法抑制。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真挚,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之远,使得相聚成为奢望。

“我之怀矣心伤悲”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悲伤,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预示了后续情感的转折。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云中翮”象征佳人的珍贵与不可及,以“连城璧”代表诗人对佳人的深情厚意,却难以表达,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反差,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愿因归鸿超遐隔,终然莫致增永积”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归来的鸿雁传递心意,跨越遥远的距离,但最终却无法实现,这种无奈与绝望的情绪贯穿于整首诗中,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意象的巧妙运用,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佳人的深深思念与无法逾越的距离感,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艺术手法。

收录诗词(20)

张载(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四愁诗四首(其三)

我所思兮在陇原。欲往从之隔秦山。

登崖远望涕泗连。我之怀矣心伤烦。

佳人遗我双角端。何以赠之雕玉环。

愿因行云超重峦。终然莫致增永叹。

形式: 古风

拟四愁诗四首(其四)

我所思兮在营州,欲往从之路阻修。

登崖远望涕泗流,我之怀矣心伤忧。

佳人遗我绿绮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愿因流波超重深,终然莫致增永吟。

形式: 古风

述怀诗

跋涉山川,千里告辞。杨了哭歧,墨氏感丝。

云乖雨绝,心乎怆而。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灵象运天机,日月如激电。

秋风兼夜戒,微霜凄旧院。

嘉木殒兰圃,芳草悴之菀。

嘤嘤南翔雁,翩翩辞归燕。

玉肌随爪素,嘘气应口见。

敛襟思轻衣,出入忘华扇。

睹物识时移,顾已知节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