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扑面烟霞晓更嘉,偶随藜杖访仙家。
斜阳不见登山屐,独绕长溪折夜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清晨探访仙家的场景,烟霞缭绕,空气清新,他手持藜杖,踏上了寻访之路。诗中通过“扑面烟霞晓更嘉”一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一同步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偶随藜杖访仙家”则透露出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他不期而遇地跟随藜杖,前往传说中的仙人家中。这种随意而充满探索精神的态度,使得整个旅程充满了未知的乐趣和期待。
“斜阳不见登山屐,独绕长溪折夜花”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自由。夕阳西下,他并未留下登山的足迹,而是独自在长长的溪流边漫步,甚至在夜晚时分,仍能折取夜间的花朵。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界的亲近与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所体验到的独特情感。它不仅是一次山间之旅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和谐共融的体现。
不详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危墙烟际耸层城,潮落沙头眼更明。
不觉归舟犯牛斗,天风吹下步虚声。
留滞初春寂寞滨,眼明归路一番新。
何妨更作重来计,枝上微红解恼人。
二月春阴到水滨,秋风重见玉蟾新。
无端扰扰来还去,只恐沙鸥解笑人。
寻春何惜驻征鞍,只怕春归不怕寒。
故国山川无限思,我来仍得雨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