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

客从长安来,色沮气不伸。

问之何因尔,憔悴居贱贫。

忠诚照肝膈,文彩动词臣。

二者苟有一,亦足售其身。

后前莫推挽,坎坷秋复春。

尝欲仗一剑,万里清风尘。

从军亦云乐,神武知何人。

又欲挟一策,强国活斯民。

夜叉守天关,帝所高难陈。

安能举进士,得失咸悲辛。

十年一主簿,鞭箠还吟呻。

安能罔市利,狙诈忘吾真。

所得虽倍蓰,愧汗沾衣巾。

闻说商洛间,山深风俗淳。

自计亦已熟,抱书归隐沦。

穷年读经史,志一疑于神。

天道有反正,岂曰长邅迍。

诸君勋业了,我道亦精纯。

礼仪稽在昔,政化持平均。

出山应未晚,日月明昌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归隐》诗,以客人的视角描绘了一位怀才不遇的士子心路历程。首四句通过客人的神情变化,展现其身处困厄,因贫困而憔悴的境况。接着诗人感慨其忠诚和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表达了对仕途挫折的无奈和对公正理想的追求。

"后前莫推挽,坎坷秋复春",诗人感叹世事艰难,即使有才能也难以施展,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尝欲仗一剑,万里清风尘"和"又欲挟一策,强国活斯民"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曾有的从军报国和以智谋救民的理想,但现实中的阻碍使这些愿望难以实现。

"夜叉守天关,帝所高难陈",比喻朝廷高位被权臣把持,表达出对官场黑暗的讽刺。"安能举进士,得失咸悲辛",揭示了科举制度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无常。接下来,诗人决定放弃仕途,选择归隐商洛,过淳朴生活,专心研读经史,以求精神上的解脱。

最后四句,诗人表明自己虽然放弃了世俗功名,但仍坚守道德和学问,期待有一天能以更纯粹的道义出山,为社会带来公正与和平。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士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抉择。

收录诗词(291)

杨弘道(元)

成就

作品:《小亨集》

经历

气质高雅古朴、无心事业。但是光明磊落有大志气。作品中透露着怡然自得之趣味

  • 字:叔能
  • 号:素庵

相关古诗词

代茶榜

东方有一士,来作木庵客。

尝观贝叶书,奥义初未识。

丛林蔚青青,秀出庭前柏。

满瓯赵州雪,洒向岁寒质。

师席有微嫌,授客远公笔。

俾之赞一辞,眢井若为汲。

低头谢不敏,亦颇习诗律。

以诗代茶榜,自我作故实。

形式: 古风

赠裕之

尝读田紫芝丽华行,惜哉紫芝今不存。

日者见君诗与文,知君在嵩少,神马已向西北奔。

国家三年设科应故事,君亦未能免俗,东入京西门。

低头拜君昂头识君面,碧天青嶂秋月升金盆。

未省田紫芝,何以称臞元。

乃知紫芝文词固丰艳,至于题品人物犹作泾水浑。

入城市井喧,出城草木蕃。

嗟我废学胸次愈迫隘,但觉扰扰俗物遮眼昏。

天下本多事,君子宜慎言。

譬之山之鄙人,终日木石间而不见玙璠。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李廷圭墨歌

轺车下泾川,二老欢忘年。

夜寒辟易凝香阁,长檠粲粲金花然。

平头奴子捧漆匣,锡圭入手轻而坚。

客卿裔孙满天下,系出陇西独称贤。

座中有客惭菲薄,藜苋贮腹空便便。

朱提饮盏沥芳液,玄云霮䨴浮秋泉。

一酌濡梦传之柔翰,再酌沾芜秽之灵田。

祈禳厌胜古亦有,合座拊掌嗤且怜。

君不见将军饮酣出刀槊,作气欲斩横海鳣。

客卿如灵俾我慧悟加诸前,待渠宣力恢复旧封域,雅什愿读车攻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巩州司农少卿李执刚

潦水已除泥尚湿,疽疮既平肤尚赤。

细烹糜粥食疲人,明示金科惩暴客。

朝廷好爵不轻授,夙夜小心忧重责。

政成合沓起民谣,一片青青襄武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