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中富贵二首(其二)

天为疏慵剩与闲,一庵青嶂白云间。

衲僧过别归庐阜,羽客来寻说华山。

冬笋生林龙??,寒泉落涧佩珊珊。

俗人自是无因到,虽设柴门不上关。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天空因为我的懒散而显得格外悠闲,一座小庵坐落在青嶂和白云之间。
穿着衲衣的僧人路过告别,返回庐阜山;羽士来访寻找华山的消息。
冬天的竹笋在林中生长,泉水从山涧落下,声音清脆悦耳。
凡夫俗子无缘至此,即使我设了柴门,他们也不会进来。

注释

疏慵:懒散,悠闲。
庵:小型佛寺或道观。
庐阜:庐山和阜山,泛指名山。
羽客:修道之人,仙人。
冬笋:冬季生长的竹笋。
佩珊珊:形容泉水落下的声音清脆。
俗人:普通人,世俗之人。
柴门:简陋的木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隐逸的画面。首句“天为疏慵剩与闲”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心态,仿佛上天也特意赐予他这份清闲。接下来,“一庵青嶂白云间”写出了山中庵庙坐落在青山绿嶂和白云缭绕之间,环境清幽,远离尘世喧嚣。

“衲僧过别归庐阜,羽客来寻说华山”两句通过衲僧和羽客的形象,展现了山中的僧侣往来,增添了神秘和超脱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山胜迹的热爱。

“冬笋生林龙?,寒泉落涧佩珊珊”进一步描绘了山中自然景象,冬日竹林里新笋生机盎然,山涧清泉叮咚作响,如同玉佩轻摇,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俗人自是无因到,虽设柴门不上关”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坚守,即使柴门常开,也无人能打扰这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尘世的疏离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闲行至西山民家

秋林半丹叶,秋草多碧花。

隔山五六里,临水两三家。

罾鱼与伐荻,各自有生涯。

平池散雁鹜,绕舍栽桑麻。

客至但举手,土釜煎秋茶。

城中不如汝,切莫慕浮夸。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闲咏五首(其四)

白头羁客更堪论,身寄城南桑竹村。

一榻琴书春寂寂,四山雾雨昼昏昏。

常情共笑门庭冷,好事虚推辈行尊。

烧笋炊粳真过足,儿曹不用致鱼餐。

形式: 七言律诗

闲咏园中草木六首(其三)

一树山樱鸟啄残,悬钩半舍亦甘酸。

儿童采得争来饷,应念衰翁舌本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闲居七首(其四)

自得穷通乐,而无宠辱惊。

韬光聊混俗,去知默陶情。

毛竹苍龙瘦,云衣白鹤轻。

时敲朝斗磬,林外玉声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