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其二)图中人竞题词,问琴阁独高,依前韵志谢

笔尖活了江心绿,依稀二乔春锁。

水亮鱼天,霞红雁路,冷透衣裳云卧。行縢快裹。

约榔栗声中,白云穿破。

夜鹘呼风,扬州隐隐见灯火。

南天从古重镇,酒边歌羖䍽,愁梦应过。

六代江声,长淮树影,是计如今都左。青山笑我。

指劫后焦先,浪淘中坐。老泛花潭,海天凭战舸。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人以"笔尖活了江心绿"起句,生动展现了江水的生机与活力,仿佛江面的绿色在笔下灵动起来。"依稀二乔春锁"则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了江边美景如美女般被春色所笼罩,增添了几分历史的韵味。

接下来,诗人通过"水亮鱼天,霞红雁路"描绘出水面波光粼粼,鱼儿游弋,天边晚霞映照下大雁南飞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冷透衣裳云卧"则写出诗人沉浸在这美景中的感受,既有自然的凉意,又有超然物外的心境。

"行縢快裹"和"约榔栗声中,白云穿破"进一步渲染了动态的场景,可能是舟行江上,听着船夫的号子,白云穿透天际,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自由的感觉。"夜鹘呼风,扬州隐隐见灯火"则描绘夜晚的景色,鹘鸟呼唤着风,远处扬州的灯火若隐若现,更添了几分神秘与繁华。

诗人接着感慨历史变迁,"南天从古重镇",感叹此地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酒边歌羖䍽,愁梦应过"表达了对往昔豪情与哀愁的追忆。"六代江声,长淮树影"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的沉思,而"是计如今都左"则暗示了时光流转,人事已非。

最后,诗人以"青山笑我"表达对世事沧桑的淡然,"指劫后焦先,浪淘中坐"寓意历经劫难后的平静,"老泛花潭,海天凭战舸"则以老者的身份,乘舟在花潭中漂泊,面对广阔天地,展现出一种超脱与坚韧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将历史、自然和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士大夫对于江山变迁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题稼轩词。即用集中登建康赏心亭韵

风吹太古秋声,手扪星斗行天际。

荒荒下界,齐州九点,万山如髻。

元晦论交,叠山请谥,齐名苏子。

有龟堂诗骨,龙川文笔,唾壶响,铁如意。

志取长鲸为鲙,问中原、虏尘消未。

苍天老矣,赵家宫殿,钱塘王气。

小试滁湘,可怜王蔺,谤书忘此。

逗丛编夜雨,天惊石破,化黄河泪。

形式:

齐天乐.挥扇

凉生几叠湘裙样,春葱动摇朱夏。

侧翅鸳鸯,闪花蝴蝶,展出宋时声价。泥金细写。

更点笔樱唇,淡描宫画。

子夜闻歌,栏干按拍背人打。

秋来装入绣套,万千针线眼,曾刺遥夜。

无分团圆,不时开阖,红裹泪边罗帕。萧郎醉也。

惯撩向风前,聚头低话。玉骨香桃,瘦来无一把。

形式:

击梧桐.白露,鹤田韵

朝色将霞,染红未已,天际乌云深浅。

渐渐梧桐树,泪痕样、泻出啼珠万点。

寒随老至愁多梦怯,身世磨牛转转。

白露今朝节,叹物华换了,秋边人远。

摇落见江关,漂零岁晚。各各燕山吴苑。

七度哀蝉曲,凉叶下,顾影银屏双掩。

遥望蒹葭何处,大旗残照,但湿云翠敛。

任西风霜花吹到,齐响刀剪。

形式:

月中桂.八月十四夜月,介庵韵

又老三年,记中秋未中,酒半伤别。

花潭梦冷,是一般归燕,西风如客。小山丛桂发。

认不定秦时旧月。

休说人间世,青天碧海,呼影醉瑶席。

姮娥近应犹昔。问河山镜里,今是何夕。

狼星扫未,到八荒无事,乌头先白。

露凉知夜久,伴角枕、新添鬓雪。

渐渐乌云上,情知雨声催曙色。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