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绝壑迎朱槛,高林拂画楹。
卷帘千嶂远,入座一川平。
蜺綵缘云断,霞光射水明。
不须誇旷望,为语谢宣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般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开篇“绝壑迎朱槛,高林拂画楹”, 壁立如削,朱红色的栏杆映入眼帘,高大的树木仿佛在轻抚着画中之楹,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山水图中的壮丽景色。
“卷帘千嶂远,入座一川平”,则是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辽阔与室内的宁静相对比,展现了从宏大到细腻、从动态到静谧的转换。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蜺綵缘云断,霞光射水明”,蜺綵(一种纤细的藤蔓)缠绕于云端,其姿态如同画中之笔触,而霞光则穿透了波光粼粼的水面,呈现出一幅动静结合、色彩斑斓的画面。
最后,“不须誇旷望,为语谢宣城”,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和淡泊的心境,不需要过度地向往远方,因为身边就有如此美好的景致。在这里,"为语谢宣城"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是对内心平静状态的一种肯定。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入微的观察和描绘,以及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艺术表现。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溪水碧溶溶,纡馀短彴通。
小滩晴霭外,独鹤夕阳中。
倚杖对清濑,披襟当好风。
几时归住此,长下钓鱼筒。
群峰高拥碧嶙峋,亭宇清华气象新。
两岸烟云先向日,一林花木暗藏春。
溪明夜阁轩窗月,风断晴桥井邑尘。
好酒满樽诗满轴,主人曾不倦行人。
积霭晚尽散,南山明夕阳。
秋容遍丰镐,古恨入隋唐。
草木咸摇落,风烟自渺茫。
客亭须下马,把酒慰殊乡。
促促开幽沼,涓涓引细渠。
无由安岛屿,才可活龟鱼。
秀荇新宜食,圆荷净好书。
时来坐高柳,濯足荫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