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郗鉴生怜逆子,沈充死愧贤孙。
桂蠹何伤芳树,兰芽不染滫根。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咏史二十七首》中的第十九首,以历史人物郗鉴和沈充为题材,通过他们的故事进行寓言式的批评。首句“郗鉴生怜逆子”暗指郗鉴对儿子的溺爱,即使儿子行为不端,也予以过分的怜悯;次句“沈充死愧贤孙”则借沈充之孙沈约的典故,表达沈充如果活着,面对孙子的贤良,可能会为自己过去的错误感到羞愧。
后两句“桂蠹何伤芳树,兰芽不染滫根”进一步深化主题,以桂花被蛀虫损害比喻贤者受到小人的侵蚀,但并未因此失去其芬芳;而兰花幼芽即使生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不受其影响,保持纯洁。这两句寓言暗示了对社会风气败坏的忧虑,同时也强调了坚守正道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批判以及对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的赞美。王夫之的诗才横溢,善于借古讽今,此诗便是其鲜明的风格体现。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着面维州黑子,还魂免役青蚨。
皮砌只争燖揉,头倾忘却支吾。
狄青非万人敌,韦皋亦百里才。
学击鹰鹯誇俊,知音黄雀生灾。
子厚县崖题壁,昌黎华岳投书。
小人可使有勇,君子其蔽也愚。
擒守忠如捉鳖,奉嘉王亦建瓴。
流汗帆风摇橹,埋头白昼囊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