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早知皆是自拘囚,年少因何有旅愁。
自是不归归便得,陆乘肩舆水乘舟。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中的“早知皆是自拘囚”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束缚和限制的深刻认识,认为这些都是自己心志所困。“年少因何有旅愁”,则表达了年轻时便有远行的忧虑,这种忧虑并非单纯的情感流露,而是对未来人生道路的思考和预感。
“自是不归归便得”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由返家的渴望,只要内心不再被束缚,就能获得真正的回归。而“陆乘肩舆水乘舟”,则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旅行的景象,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上,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通工具,彰显出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悠远,通过对比和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由与束缚、行旅与归宿的深刻感悟。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下长干一水间,竹云新笋已斑斑。
明朝若有扁舟兴,落日潮生尚可还。
山桃野杏两三栽,嫩叶商量细细开。
最是一年春好处,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林投老倦纷纷,独卧看云却忆君。
云尚无心能出岫,不应君更懒于云。
水光山气碧浮浮,落日将归又少留。
从此祇应长入梦,梦中还与故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