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斧修成月

我问青天月,如何缺又生。

冰轮看碾去,玉斧想修成。

睨视柯谁执,传闻璞孰名。

元功无此巧,素魄岂能盈。

兔向圆时捣,蟾因琢夜惊。

广寒八万户,技与女娲争。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对月亮形成过程的思考。诗人将月亮的形成比作是由青天之上的“玉斧”精心雕琢而成,这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和探索欲。

首句“我问青天月,如何缺又生”,开篇即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引发读者对月亮盈亏变化的思考。接着,“冰轮看碾去,玉斧想修成”两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月亮比作被“冰轮”碾压,由“玉斧”精心雕琢而成,生动地描绘了月亮从无到有的过程,充满了想象力。

“睨视柯谁执,传闻璞孰名”两句,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这一过程中的细节,通过“睨视”和“传闻”的手法,表达了对这一过程的神秘感和未知性的探索。最后,“元功无此巧,素魄岂能盈”两句,既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造物能力的赞叹。

接下来,“兔向圆时捣,蟾因琢夜惊”两句,通过“捣”和“琢”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特定时刻的变化,同时“夜惊”一词,赋予了这一过程一种动态的美感,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广寒八万户,技与女娲争”则是对月亮的广阔和神秘的进一步描绘,将月亮与传说中的女娲相提并论,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神话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月亮之美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亮形成过程的浪漫化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杜宇呼名语

叫尽三巴月,凄凉杜宇声。

今人谁与语,故主自呼名。

啼血嗟何意,前身恨未平。

转喉曾有讳,弄舌似犹生。

姓字诸禽识,君臣易世轻。

提壶无意绪,醉魄谩飞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渔村晚照

自得江湖趣,生涯乐在渔。

孤村多晚景,落照映荒居。

近水高低岸,诛茅八九庐。

舟横人语近,网漏夕阳疏。

倚棹看归雁,呼儿促煮鱼。

脱蓑眠渐稳,寒月动江虚。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夫子墙数仞

剑佩随夫子,倾心一瓣香。

四科分等级,数仞叹宫墙。

我正劳钻仰,人惟较短长。

可窥怜子贡,欲倚愧蒙庄。

步步瞠吾后,巍巍藐彼堂。

传心因坐见,三圣远相望。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勇士赴敌场

士有非常勇,堂堂赴敌场。

听琴何比象,属意在轩昂。

触手声何怒,推床兴欲狂。

广陵无散卒,易水有刚肠。

剑客休誇诧,桐君为发扬。

闻弦心有感,解使懦夫强。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