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下蜀追随日,欢言一散愁。
篮舆转陂路,小楫渡潮沟。
万里家何在,三年淹此留。
犹欣迟暮眼,见子并英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驹与友人曾公永宏父一同前往下蜀的旅程,充满了离别后的相聚之欢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下蜀追随日”点明了行程的目的地,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开始。接着,“欢言一散愁”表达了旅途中的愉悦气氛,将忧愁暂时抛诸脑后。
“篮舆转陂路,小楫渡潮沟”两句生动描绘了行进途中的景象,通过“篮舆”(即竹轿)和“小楫”(小船)的使用,展现了旅行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变换。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体现了与友人共度难关的深厚情谊。
“万里家何在,三年淹此留”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长时间滞留他乡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也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最后,“犹欣迟暮眼,见子并英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以及对与友人共同经历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情景,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与人生的哲思。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邂逅邗沟记昔年,知君跋马自湘川。
欲持斗酒洗泥滓,未办青铜三百钱。
卜筑相依约暮年,向来深驻汨罗川。
叩门忽送铜山句,知是赋诗人姓钱。
堕絮飞花又一年,黄梅小雨暗平川。
莫言晚起家何事,日傍南池数绿钱。
且复江西度岁年,会须投老剑南川。
日长一局枯棋罢,卧看儿童学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