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腰轻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形式: 词牌: 柳腰轻

翻译

英英的舞姿真是美妙,就像章台柳之袅娜,似昭阳飞燕之轻柔。多少有钱有势的人,富贵人家的筵会上,都争着以千金之价选她去作陪。只见她回头看了看,音乐开始飘扬,她随之翩翩起舞,似杨柳扶风,身上的佩环也随着舞蹈微微颤动。
突然转入了《霓裳羽衣曲》中节奏急促的段落,她更加施展出自己柔媚轻盈的身段,紧紧地依檀板声而舞。英英一会儿慢舒广袖,一会儿急动莲步,进退之间仪态万方,表情丰富多变,妩媚多姿。看英英之美,何止是倾国倾城,她突然回头的一刹那,足以令万人为之消魂!

注释

英英:不详。
当为词人虚拟的歌妓名。
章台:本为汉代长安一条繁华街道名。
昭阳燕,指赵飞燕。
这里是以赵飞燕之“柔若无骨”与前句“腰肢软”相照应的。
是处:到处,处处。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传说是唐玄宗聆听天乐后而制成。
促、遍:古代音乐术语,促是促拍;遍是大曲的段落。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盈,通“赢”。
檀板:檀木所制的拍板。
莲步:这里指舞步。
倾国倾城:喻指绝美的女子。
断肠:此指为舞者的美艳而绝倒。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华丽而曼妙的宫廷宴乐场景。"英英妙舞腰肢软"开篇即赞美舞者的身姿轻盈,"章台柳、昭阳燕"借柳树和燕子比喻舞者之美,暗示其如宫中燕子般娇俏。接下来,通过"锦衣冠盖,绮堂筵会"的描绘,展现出贵族盛宴的奢华与热闹,众人竞相瞩目于这位舞者。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进一步刻画舞者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衣饰上的佩环随风轻摇,增添了动态美。"乍入霓裳促遍"点出舞曲的名字,节奏紧凑,舞者技艺高超。"逞盈盈、渐催檀板"描述舞者随着音乐节奏变换步伐,引人入胜。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细致描绘了舞者动作的婉转多变,如同莲花盛开,令人目不暇接。最后,词人感叹舞者的魅力不仅倾国倾城,连短暂的一眼都能让万人为之动情,情感表达强烈。

总的来说,柳永的《柳腰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舞者的精彩表演,展现了宋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艺术的高雅,同时也传达了对美的极致赞美。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

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倾城巧笑如花面。

恣雅态、明眸回美盼。同心绾。

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缱绻。

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剪。

和鸣彩凤于飞燕。间柳径花阴携手遍。情眷恋。

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忍聚散。况已结深深愿。

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

嘉景,向少年彼此,争不雨沾云惹。

奈傅粉英俊,梦兰品雅。金丝帐暖银屏亚。

并粲枕、轻偎轻倚,绿娇红姹。

算一笑,百琲明珠非价。闲暇。

每只向、洞房深处,痛怜极宠,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洒。

从来娇纵多猜讶。更对剪香云,须要深心同写。

爱■了双眉,索人重画。忍孤艳冶。断不等闲轻舍。

鸳衾下。愿常恁、好天良夜。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看花回(其二)

玉墄金阶舞舜干。朝野多欢。

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

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雅俗熙熙物态妍。

忍负芳年。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

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形式: 词牌: 看花回

看花回(其一)

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

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

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尘事常多雅会稀。

忍不开眉。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

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形式: 词牌: 看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