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应叔雅及仲雅丈往毗陵过黄埠墩坐篷顶玩月小饮

风声飒飒吹帆樯,菰蒲夹岸如人长。

行尽菰蒲凡几曲,船头船尾明月光。

月光照彻篷窗几,惊醒幽人夜半起。

不坐舟中坐舟顶,恍然身在层霄里。

应君轩爽张君豪,仰天大笑倾金舠。

余沥还将洒湖水,欲把明湖变浊醪。

是时残魄没幽岭,坐久水风侵袂冷。

万蛙声里一孤舟,东方欲白星辰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梁玉绳的《同应叔雅及仲雅丈往毗陵过黄埠墩坐篷顶玩月小饮》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游湖的生动画面。首句“风声飒飒吹帆樯”以风声入诗,渲染出夜晚乘船的氛围,接着“菰蒲夹岸如人长”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两岸芦苇茂密,仿佛与人等高,增添了神秘感。行舟曲折,“行尽菰蒲凡几曲”,暗示旅程的悠长。

“船头船尾明月光”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船头和船尾,营造出宁静而皎洁的夜景。诗人坐在篷顶,“月光照彻篷窗几”,感受到月光的清冷,这令他半夜醒来,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奇妙感觉。“不坐舟中坐舟顶,恍然身在层霄里”表达了诗人对月夜航行的独特感受,仿佛升至云端。

接下来,诗人借酒抒怀,豪情壮志,“应君轩爽张君豪,仰天大笑倾金舠”,饮酒谈笑间,豪气冲天。最后两句“余沥还将洒湖水,欲把明湖变浊醪”则展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意欲将剩余的酒洒向湖面,期望能将湖水变为美酒。

诗的结尾,诗人描述了夜深人静,月亮落下,自己在万蛙声中独坐孤舟,感受到水风的凉意,以及东方渐白、星辰安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远的意境。整体上,这首诗以月夜泛舟为线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起伏和豪放情怀。

收录诗词(7)

梁玉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意寄汤吉甫

故衣未可弃,故人未可忘。

衣故身所便,人故情益长。

自君长安去,谁与共翱翔。

登高望四野,烟水苍茫茫。

愿随北飞鸟,扶摇到君旁。

君旁不可到,风急毛羽伤。

缁尘三十丈,素衣变玄裳。

长安非易居,何不归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暮自吴门至松江(其一)

欲共春风语,轻舟逐鸟飞。

落花沽酒店,芳草钓鱼矶。

平野天边尽,遥山烟外微。

村童挑荠菜,笑趁夕阳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暮自吴门至松江(其二)

忽听吴歌起,歌声趁轧哑。

残潮随去艇,远树带飞鸦。

几点过云雨,新枝闰月花。

溪湾将泊处,挂网两三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读王谷原比部遗稿

先生读书万卷破,可怜一字不求饿。

块垒惟将杯酒浇,孤咏幽吟少人和。

中年奔走向长安,长安热客冷眼看。

往来素心只三四,哀歌击筑相鸣弹。

久之入直中书省,涕长一尺衣衾冷。

旋复对策改郎官,不乐文书乐闲静。

翻然便赋《归去来》,老屋数间门不开。

家徒壁立何所有,但有及榻青青苔。

忆昔京华暂侨寄,我时幼小犹能记。

频向床头索纸笔,东涂西抹供游戏。

悲哉转瞬几经秋,先生修文归玉楼。

人间万事半陈迹,如露如电如水沤。

留传手稿千番纸,身后空名惟此耳。

诗能穷人穷益工,自古才人皆若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