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鹅亭

洛社桥边泊短篷,息机开利梵林中。

相看壁有仙人记,漫说鹅从道士笼。

兴废一亭惊异代,沧桑千古怅临风。

座中白足怀修复,授简征文后尚容。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秦燢的《观鹅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景物的感慨。诗中“洛社桥边泊短篷”,开篇即以静谧的场景引入,仿佛读者已置身于古桥之畔,小舟轻泊,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息机开利梵林中”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平和,暗示着诗人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

“相看壁有仙人记,漫说鹅从道士笼。”这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壁画与传说中的鹅笼,将历史的痕迹与神话的色彩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古代文化的丰富性,也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思考。接下来,“兴废一亭惊异代,沧桑千古怅临风。”则直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更迭的感慨,亭台楼阁的兴衰与个人情感的起伏相互映照,引发深沉的思考。

最后,“座中白足怀修复,授简征文后尚容。”以“白足”这一形象,象征着高洁与超脱,怀修复的典故则暗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反思。整个诗句在描绘历史人物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与世俗生活之间平衡的向往。

综上所述,《观鹅亭》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歌,更是诗人对历史、文化、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表达,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3)

秦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阳丰官舍

孤城翠嵂枕江流,简牍清闲偶一休。

庐岳云消诸嶂出,鄱湖月上晚波秋。

庭空有鹤能相伴,性介无鱼自取羞。

官舍萧然无一事,茶烟半榻作勾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严子陵先生祠二首(其一)

先生风节自清泠,祠下沿洄棹欲停。

半废荒台存旧迹,尚余庙貌俨真形。

只今谁钓桐江水,此夕疑瞻帝座星。

槛外乱帆飞不尽,孤亭树色已冥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过严子陵先生祠二首(其二)

风波满眼古台端,犹似当年把钓看。

愿取真心扶汉鼎,欲将高韵托渔竿。

征轮不转鸿冥志,共榻聊酬鱼水欢。

回首桐庐江畔路,不堪凭槛暮潮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画牛

芳草绿平堤,行行笠子低。

野桥通远近,山色映东西。

谷口花三月,江南雨一犁。

有歌谁与和,清韵入前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