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溪书屋四首(其三)

溪声与松声,早梦寒惊破。

萝径露初晞,步向西斋坐。

云生树忽暝,泉响山疑堕。

吟成二雅诗,歌罢无人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松溪书屋四周宁静而幽深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独自在此静思的情境。首句“溪声与松声”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自然之音的世界,溪水潺潺,松涛阵阵,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接着,“早梦寒惊破”一句,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相连接,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梦中听到了这些自然之声,醒来时却已天寒地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萝径露初晞”描绘了清晨露珠初干的景象,小径上覆盖着薄薄的露水,在阳光下渐渐蒸发,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步向西斋坐”,则展现了诗人的行动轨迹,他沿着这条小径走向书屋,准备在此静坐思考,进一步深化了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接下来的“云生树忽暝”和“泉响山疑堕”两联,运用了夸张和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云雾缭绕、山色渐暗的景象,以及泉水奔腾、仿佛山体崩塌的声音,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感慨。

最后,“吟成二雅诗,歌罢无人和”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创作活动。他在这里吟诵着《诗经》中的经典篇章,或许是在寻找灵感,或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然而,周围一片寂静,没有回音,只有自己独享这份创作的喜悦与孤独,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环境,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中的独特体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松溪书屋四首(其四)

汲水自漱齿,隐几读阴符。

既以窥元化,又欲定八区。

大道无言象,至乐在江湖。

时运苟不至,且览昆崙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詶董信溪雪馀枉顾

山园何寥寥,雪馀枉高步。

自愧非戴家,乃劳子猷顾。

呼酒畅幽怀,烹茶有隐趣。

徙倚瞩烟峦,瑶华缀林树。

微微霁景流,天壤色俱素。

深拥初祖门,清忆谢庭句。

苟非佳客来,兹意成沦误。

言别日将夕,怅望城南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其一)

我为东齐人,君为南楚客。

相逢晋水阳,结交见肝膈。

丝竹列广庭,嬿婉届良夕。

自谓长如此,讵知有行役。

行役在塞门,念兹伤魂魄。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其二)

恋恋不能别,乃至旷野中。

衔杯各惆怅,日暮生悲风。

悲风捲蓬草,一西还一东。

尘世多变态,后会安可同。

携手望云衢,愧彼双飞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