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南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足健会真赏,眼明逃世纷”表达了诗人身体康健,得以亲近自然,远离尘世喧嚣的心境。接着,“风烟入诗画,杖屦逐僧云”描绘了风烟缭绕的景象融入诗画之中,诗人手持拐杖,脚踏云雾,仿佛与僧侣一同游历于仙境。随后,“水阔天疑尽,峰寒日易曛”则展现了广阔水面与远处山峰的壮丽景色,天空似乎在山峰尽头消失,而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寒冷。最后,“羁人正愁思,城角不堪闻”点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即使身处美景之中,也无法完全摆脱对远方或内心忧愁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宋代文人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