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潦后旱

四月五月雨不晴,六月七月断雨声。

暵霪二沴更衰旺,禾黍千畦半死生。

野老哀哀如有诉,皇天漠漠总无情。

又闻簿吏朱书票,催促钱粮并限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社会中农民面对极端天气的苦难与无奈。开篇“四月五月雨不晴,六月七月断雨声”以季节更替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雨水异常的情况,四月五月干旱无雨,六月七月则连绵阴雨,两种极端天气交替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

接着,“暵霪二沴更衰旺,禾黍千畦半死生”进一步描述了这种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干旱和涝灾交替发生,使得大片农田中的庄稼生长受阻,甚至濒临死亡。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残酷,也暗示了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野老哀哀如有诉,皇天漠漠总无情”一句,诗人通过描绘老农们的哀叹,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力感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同时,将“皇天”(即上天)拟人化,强调了人们对于无法预测和控制自然力量的感慨。

最后,“又闻簿吏朱书票,催促钱粮并限征”揭示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农民不仅要面对收成的损失,还要承担政府赋税的压力。簿吏的催促和征税的限制,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凸显了社会制度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对个体的压迫。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苦难境遇,以及他们对自然、社会双重压力的无力感和抗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收录诗词(104)

王天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周二鲁(其一)

波光万顷凤城东,射鸭堂开思不穷。

粤国得瞻山斗近,燕都应叹廊庙空。

鲛人杼轴鸣秋月,蜃气楼台散晓风。

水产金砂何足异,更看双鶒下滩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上周二鲁(其二)

岂期日暮见英雄,倾盖论交意气中。

我有蓬心难用瓠,君乘云翰欲凌空。

元戎不厌花溪老,刺史曾知栗里翁。

扁赠褒章华衮重,白头端不叹途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二鲁有漳江水急布帆飞诗扁见赠次韵酬之

傍舍江鸥故不飞,自怜弛担早忘机。

三朝事业双蓬鬓,百岁生涯一钓矶。

白日易过尘债迫,青山难买道心违。

忽吟寄我漳江句,千仞冈头好振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抵澄二首(其一)

何事天孙懒弄梭,孤臣有感鬓双皤。

心悬日下黄金阙,梦断风前白玉珂。

香幕未嫌连蜃气,仙槎犹喜近天河。

浮云世故那能料,肯向樽前学怨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