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常奉礼郎刘仲庸以二宫命使南省织金段龙帐还京师二首(其一)

泽国李膺舟,风霜季子裘。

家依南越鸟,身适大宛骝。

甲乙帷虚夜,蓬莱殿敞秋。

到京王母喜,休语万方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逢所作的《送太常奉礼郎刘仲庸以二宫命使南省织金段龙帐还京师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刘仲庸出使归来的情景,以"泽国李膺舟"起笔,将他比作古代贤臣李膺,乘坐舟船穿越水乡,暗示旅途艰辛。"风霜季子裘"则借季札的典故,形容刘仲庸在寒冬中穿着厚重的皮衣,坚韧不屈。

"家依南越鸟"进一步描绘他的家乡像南越之地的鸟儿一样,远离京城,而他如今如同骏马"大宛骝"般疾驰归京,显示出归心似箭的急切。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甲乙帷虚夜"和"蓬莱殿敞秋",描绘了夜晚宫殿的寂静与秋天的开阔,寓言着刘仲庸的到来给朝廷带来了宁静与秋意般的清新。

最后两句"到京王母喜,休语万方忧",以神话中的王母娘娘比喻皇帝,表达对刘仲庸平安归来的喜悦,同时也劝诫他不必再对外界忧虑过多,只需专注于向朝廷汇报使命的完成。整首诗情感真挚,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朝廷的忠诚。

收录诗词(287)

王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字:原吉
  •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 生卒年:1319—1388

相关古诗词

送太常奉礼郎刘仲庸以二宫命使南省织金段龙帐还京师二首(其二)

秋风吹蕨薇,宫使别乡闱。

中夏苍黄色,孤舟锦绣辉。

勾骊龙昼偃,瑶水鸟云飞。

万一回天眷,均裁大布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闻武昌庐州二藩王渡海归朝

茅土分封在,金章渡海归。

事殊生马角,心愧著戎衣。

星月晶光并,山河带砺非。

秋风紫塞上,依旧雁南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李宣使

秋水净菰蒲,天风送舳舻。

海云红日近,江国使星孤。

帝运无盆子,戎行有亚夫。

伤时恨离别,林下重诹咨。

形式: 古风

观钱塘江潮时教化平章大宴江上

苍苍吴越山,对峙束江腹。

江开白银瓮,一浪天四蹴。

金晶王高秋,风露气转肃。

常年骇壮观,委巷雷击毂。

今年官增威,旌麾被川陆。

罗衣绣龙凤,玉带缘蚕粟。

牙床锦屏帷,蛮毯随步蹙。

温温香卷阵,婉婉眉斗绿。

微闻伊梁音,渌酒光动縠。

鲜醲片晌尽,望姓空侧目。

惧成庾郎哀,窃效杜陵哭。

冥顽鳞鱼汇,屡覆舟万斛。

枭雄扈将军,竟作机上肉。

大浸交烽火,血胔腥草木。

地媪为之愁,兼恐河源缩。

熟闻灵胥庙,岁祭莫敢黩。

三叫三酹觞,愿与赤水族。

钱王射强弩,至今有遗镞。

何当起英魂,少助八州督。

中原日无事,海㝢蒙景福。

尚虞多戕残,洒泪逃亡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