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经次韵夏编修

六经在天下,浩瀚若河汉。

东流竟日夜,万世资溉灌。

辽哉去圣久,原远末益散。

竞持郢书说,孰别鲁鼎赝。

鸡鹖物之微,犹自了晨旦。

云胡有目人,莫睹星宿烂。

新安巨子出,毫缕密分辨。

嗟予童而习,弱质少勇悍。

续绠钩其深,事倍功未半。

吾乡有奇彦,京国逞纵观。

顾予齑梦中,快甚汤液汗。

妙句发心声,严严气魁岸。

相期五色瓜,剖实得犀瓣。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谈经次韵夏编修》由元代诗人吴澄所作,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儒家经典及其传承的深刻思考。

首联“六经在天下,浩瀚若河汉”以“六经”比作天下的知识宝库,如同浩瀚的银河,形象地描绘了儒家经典的博大精深。接着“东流竟日夜,万世资溉灌”则以流水不息比喻经典知识的持续流传,滋养着后世无数学子的心田。

颔联“辽哉去圣久,原远末益散”指出距离圣贤时代久远,经典知识的传播可能会逐渐模糊。接下来“竞持郢书说,孰别鲁鼎赝”运用典故,批评了当时学术界对经典解读的混乱,强调辨别真伪的重要性。

颈联“鸡鹖物之微,犹自了晨旦”以鸡鹖(鸡和鹖鸟)虽小却能分辨晨昏,比喻即便是细微的事物也能有所洞察,引出对人类认知能力的肯定。紧接着“云胡有目人,莫睹星宿烂”则感叹有些人在知识面前视而不见,未能领略到经典如星辰般璀璨的光芒。

尾联“新安巨子出,毫缕密分辨”提到新安地区出现了杰出学者,能够细致地解析经典,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嗟予童而习,弱质少勇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学习经历的感慨,虽然体质柔弱,但对学问充满热情。“续绠钩其深,事倍功未半”则说明了深入研究经典之路的艰难,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最后,“吾乡有奇彦,京国逞纵观”赞美了家乡的才子,他们的学识在京城也备受推崇。“顾予齑梦中,快甚汤液汗”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才子成就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遗憾与不甘。“妙句发心声,严严气魁岸”赞扬了这些才子作品中的妙语连珠,以及他们严谨的学风和高大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对儒家经典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对学术传承与个人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才华横溢之士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99)

吴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字伯清。[1-2]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 字:幼清
  • 籍贯: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
  • 生卒年: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

相关古诗词

送杨志行赴闽海照磨效其体

负痾出京华,息担憩江介。

解后玉雪姿,乘陵尘嚣外。

嘉名昔屡闻,良觌今一快。

谈谐每欣豫,晨夕数期会。

藉此慰羁孤,胡然倏离背。

天书下司臬,海峤备寮寀。

阳乌方赫曦,驿骑促徂迈。

去矣君弗留,怀哉我奚赖。

形式: 古风

送涂君归浙

昨岁抱琴来,今兹抱琴去。

委质随长风,断蓬与飞絮。

一家蠡湖南,一住西湖东。

两地各缱绻,寸心漫怔忡。

浮云岂无依,倦鸟亦有栖。

迎门稚妇笑,索果娇儿啼。

归装春袖薄,荒径春华落。

理曲到求凰,何人悲别鹤。

形式: 古风

赠人求赙

德甫死数月,家贫不能葬。

其子泣告予,听之为惆怅。

予谓其子曰,今日汝宜往。

汝父在世时,满眼知识广。

高闳惯奔走,所事尽豪爽。

资财既饶裕,意气亦倜傥。

故人之子至,宁不动念想。

生死见情谊,真实非勉强。

应有郭元振,钱送几万镪。

应有柳仲涂,金馈几千两。

尧夫清廉吏,麦且五百饟。

子瞻酸寒儒,绢且四十丈。

彼但抽毡毛,此已归泉壤。

汝其试扣门,伫看赙盈帑。

予助嗟薄少,忝作汝父党。

苏诗赠季明,鄙语谩相仿。

形式: 古风

江西秋闱分韵

一天秋意满,淡泊散微叆。

羁栖滞公馆,朓朒忽已再。

佳辰遘九日,节物两冥昧。

东篱黄花吐,应笑我安在。

天网罩群髦,驱使及我辈。

白袍蚁蜂聚,黑字蛇蚓态。

居然三千牍,负以几牛背。

妍媸属镜鉴,舛驳混铅黛。

披条索其华,掇撷纷琐碎。

临文费三思,抚几时一嘅。

皇心天广远,鸿泽海汪濊。

猗欤际休明,光垢勇砺淬。

谁能日锄耨,沃衍有荒秽。

继今获小成,力学期大耐。

异时国君臣,彪炳丽昭代。

此中断金侣,清气浮沆瀣。

缱绻胶漆情,颉颃璚瑶佩。

忽谓岁华徂,共希贤哲配。

道崇极所跻,厚德重弥载。

临别无媚言,努力各自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