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张翥的《城东废寺》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画面。首句“一径入荒寂”,以一条小路引领读者进入寺庙的废墟,展现出环境的寂静和无人问津。接下来的“松风长夏寒”则通过夏日的松风吹过,暗示出寺庙的古老与冷寂,仿佛连风都带着历史的寒意。
第三句“夜叉栖败屋”,借用了佛教中的神话元素,描述了废弃的屋檐下可能栖息着传说中的夜叉,增添了神秘感。第四句“魔女去空坛”进一步强化了废寺的荒凉,昔日的宗教活动已不再,只剩空荡的祭坛。
后两句“古佛金全剥,遗碑字半刓”聚焦于具体的景象,古老的佛像金身剥落,石碑上的文字也因岁月侵蚀而模糊不清。最后,诗人以“时逢好事者,来剔藓文看”作结,暗示偶尔仍有对历史感兴趣的人会来到这里,试图从斑驳的苔藓中解读那些被遗忘的文字,透露出一丝人文关怀和历史的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废寺的衰败与历史沉淀,寓含了对过往文化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