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作(其二)

阑干十二碧玲珑,千里湖山入望中。

云影凄迷涵远岫,波光滉漾浴晴空。

登临谁识希文意,俯仰深怀大禹功。

江草江花纷在目,凭轩脉脉看冥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登岳阳楼作(其二)》由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描绘了岳阳楼俯瞰湖山的壮丽景象与诗人深邃的情感。

首联“阑干十二碧玲珑,千里湖山入望中”,以“十二”点出栏杆之多,以“碧玲珑”形容栏杆的精致与色泽,展现出岳阳楼的宏伟与雅致。千里湖山尽收眼底,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辽阔,也暗示了诗人视野的开阔。

颔联“云影凄迷涵远岫,波光滉漾浴晴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与波光粼粼的湖面。云影在山间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凄美;波光在晴空中荡漾,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悟。

颈联“登临谁识希文意,俯仰深怀大禹功”,借用了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思绪与情感。希文,即范仲淹,他的《岳阳楼记》中蕴含着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并反思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尾联“江草江花纷在目,凭轩脉脉看冥鸿”,以“江草江花”象征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冥鸿”则比喻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诗人站在岳阳楼上,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他静静地凝视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理想与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登岳阳楼作(其三)

云窗月牖俯清流,满目山川快壮游。

谁在江湖怀北阙,谩誇楼阁冠南州。

朱弦夜鼓湘灵瑟,锦缆春回楚客舟。

欲起灵均歌九辨,澧兰阮芷正飕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岳阳楼作(其四)

危楼高与白云连,吟倚朱阑思浩然。

七泽摇光浮几上,三山飞翠堕樽前。

老龙应识怀襄日,遗刻犹题庆历年。

欲驾苍虬朝帝阙,长安祗在夕阳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沅州

潭阳远在夜郎西,石径萦纡路转迷。

俗犷犹存盘瓠旧,树深惟听鹧鸪啼。

茅檐彫弊哀三户,岚霭氤氲接五溪。

欲吊灵均何处是,江头兰芷正凄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过刘大有先生故居

五亩荒凉古道边,追思风范重凄然。

雄词直蹑元和后,妙道还探太极先。

环璧遗堂犹有托,曲台逸礼已无传。

诸孙济济承家学,却喜名家不乏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