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感怀(其三)

竹光野色净祠堂,古木千章俨在傍。

矫矫先生竟何往,痴儿犹认石为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竹林的清光与野外的景色使神祠显得格外洁净,
古老的树木成千上万,整齐地排列在祠堂旁边。

注释

竹光:竹林的清亮光芒。
野色:野外的景色。
净祠堂:洁净的神祠。
古木:古老的树木。
千章:成千上万。
俨在傍:整齐地排列在旁边。
矫矫:刚健的样子。
先生: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竟何往:究竟去了哪里。
痴儿:愚笨的孩子。
石为羊:误将石头看作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乡村景象。"竹光野色净祠堂",通过竹影与野外景色的映衬,展现出祠堂的清幽与宁静,暗示着这里曾是乡间的重要祭祀场所。"古木千章俨在傍"进一步强调了古老树木的庄重与历史感,它们静静地守护着祠堂,仿佛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然而,诗人接下来转向对人物的感慨:"矫矫先生竟何往",这里的"矫矫先生"可能是指一位品行出众或学问高深的人物,但已经不知去向,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失落感。最后一句"痴儿犹认石为羊"则以儿童的天真无知反衬出成人的世事变迁,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深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生情,通过祠堂、古木和人们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沉淀的敬仰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沉思。

收录诗词(176)

林季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郊行感怀(其二)

羽仗霓旌去不还,空馀菊水照人寒。

至今山下无枯草,便是田家九转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钓台

脱身归去亦何求,刚被声名落钓钩。

买得扁舟在祠下,从公觅取旧羊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赵殿撰赏红梅次韵

西湖独未赋红梅,留待知音细细开。

好把新诗补遗逸,不才空与作云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张侍郎归省

时时去弄老莱衣,也似何蕃岁一归。

相送江头无一语,寸心遥与白云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